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人民时评 > 2013年人民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申论范文:征地须守住“非暴力”底线

发布时间:2013-10-13 10:18:25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近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相关报道见本报5月15日二版),要求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杜绝暴力征地行为。

  客观地看,征地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之举。合理的征地和补偿安置,既能促进地方产业布局的升级调整,也是解决农民贫困和就业问题的契机。不过现实中,围绕征地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在一些县里,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上访占了大多数。财产补偿、拆迁安置、失地农民再就业等问题处置不当,都可能成为不稳定的导火索。

  合理征地演变为暴力征地,虽有多方面原因,但征地者行为失当,肯定是主要的。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土地财政,土地的增值收入也往往变成“大广场”、“大项目”。据权威部门测算,近20年来各级政府向农民征地约1亿亩,征地补偿费与市场价的差价约为2万亿元。许多纠纷就是在利益补偿上分歧过大,同时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所致。

  地方也有难处。一直矗立在道路上的“钉子户”,可谓典型表现。有地方干部曾抱怨,征地时“一碗水被要一个湖的价”,甚至影响到国家重点工程的进度。但更要看到,如果说征地中存在矛盾,农民这一群体也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土地可说是他们最后的依傍了。更何况,提出不合理诉求、漫天要价者,也是少数,只要做好工作,相信大部分民众都能够理解和配合。必须确立这样的认识:征地中,合法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暴力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以民为本,就需要肯定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需要理解,土地是农民的立身之本,征地要取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通过规范的程序、合理的补偿价格、可行的安置方案,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因此,此次《通知》在严令杜绝暴力征地的同时,强调对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补偿、安置方式、收益分配制度等,可谓对症下药。

  实际上,这些年来,中央和各部委先后出台的相关规定条例有十几部之多,收效却不显著,主要原因之一是执行力不够。以简单的规范征地程序为例,尽管三令五申,但少数地方还是置若罔闻,出现了一些极端案件。如果对此类事件的调查及处理不透明或力度不够,既会影响政府公信力,也不利于对利益冲动之下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当前农村,流转等情况使土地问题更复杂,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混杂也让征地矛盾更突出。作为切身利益者,农民需要在征地问题上占更多“权重”。正如《通知》所要求,落实征地信息公开要求,让群众充分了解征地相关信息。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才能让征地走出“钉子户”和“拆迁队”的拉锯,让农民真正在城镇化过程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