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热点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申论热点之文化产业问题:谨防文化产业投资热中的泡沫

发布时间:2013-11-26 11:56:59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申论热点之文化产业问题:谨防文化产业投资热中的泡沫

  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创投界眼中最具投资机会的“金矿”之一,各类文化产业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截至目前,全国明确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题投资资金约有120家,募集规模1400到1500亿元左右。不过,也有投资界人士用“钱多、人傻、速来”来形容这一行业的非理性,发出“资本是推动产业发展的良方还是毒药”这个疑问。

  但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来看,企业规模偏小、轻资产,商业模式具有不确定性,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投资风险较大。在矛盾的背后,投资的泡沫是否在扩大?

  

 

  泡沫论难定

  近日,在清科集团第十二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中期论坛上,文化产业投资是否存在泡沫成为不少PE人士讨论的话题。

  宋城股份旗下的PE机构——七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凌俊杰表示,从现在整个文化产业基金的数量和资金量来看,泡沫比较大。“大家都感觉手上钱很多,但是投不出去。其实文化产业里面分两大类,一类是国有的项目,比较成熟但不缺钱;另一类是民营的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要引入的资金量也是非常小,所以你手里握着几十亿的资金很难大批量投出去。”

  但他同时认为,对于文化企业来说并不一定存在泡沫,因为大量的钱还没有投入到实体企业里面去。“文化企业普遍的特点就是轻资产,商业模式存在不确定性,能盈利的还只是少量的公司。因此,文化产业里面大量的企业没有走向成熟,这个产业没有起来。在起步阶段,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来促进其快速成长。”

  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维指出,传统的媒介、电视剧、广播、报刊确实面临很大的风险。例如动漫行业,2010年全国央视加上地方电视台采购为12万分钟,所以动漫行业是非常小的行业。另一方面,他认为移动互联网行业将会发展出一大批有竞争力和良好现金流的企业,这个行业的泡沫相对比较少。未来同创伟业对移动互联网的文字、动漫等等将保持比较高的关注度。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周春芳表示,文化产业不是所有的领域都是投资过剩的。比如广告、工业设计,还有利用新技术实现转型的传媒企业投资案例并不多。

  因投资华策影视而声名鹊起的浙商创投发起合伙人、行政总裁华晔宇也认为,文化产业投资的各类资金,从总体上看是供大于求。但从局部的产业来说,国内的影视、动漫,以及移动互联网上的内容传播很多来自于国外团队制作的,这些行业需要大力扶持国内的企业。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是否存在泡沫还很难下结论。而对于为何会有泡沫一说,华晔宇表示,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导致市场关注度过大。

  文化产业“不差钱”

  文化产业领域看起来已经不差钱,近几年,众多资本和热钱接连涌入文化产业领域。

  2011年11月3日,东方集团宣布与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0亿元设立北京太阳火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地方,以浙江为例,近几年,累计超过1300亿元民营资本进军浙江文化产业。

  保守的银行资本也在为文化产业打气,国家开发银行宣布“十二五”期间将向文化产业提供逾2000亿元的融资支持。据了解,截至2011年末,中国工商银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已达到630多亿元,为3300多户文化企业提供了贷款支持。截至2011年10月,中国银行对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到255.8亿元。

  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也纷纷成立,2012年2月1日,国际经济学家郑雄伟主持发布的《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多个文化产业基金成立,整体基金规模超过300亿元。2011年初,江苏省设立初始规模约20亿元的省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2011年7月,我国首支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规模达200亿元。截至2012年1月1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文化产业基金至少已经有40家。

  政策的扶持让文化产业开始成为投资界的宠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新近成立的专项基金已超过十余只。另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余只,已经募集资金总量约为1300亿元。

  此次文博会期间,去年7月成立、有着文化产业投资“国家队”之称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高调出手,与视讯中国、浙江华数、厦门游家、骏梦游戏以及开心麻花五家企业签约。

  该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首期募集60亿元,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是目前唯一一只中央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此前仅投资了新华网和中国出版集团两个项目。此次签约五家企业,表明其投资步伐明显加快。

  在动辄几十亿募集资金额的文化产业专项基金背后,不仅有银行、大型文化集团企业的身影,也能看到相关民营企业的身影。在资金纷纷涌入之时,业内专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业内人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专项基金如此规模化地成立与涌入产业,对于产业发展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也引出了“资本是推动产业发展的良方还是毒药”这个问题,当资本快速集中涌入一个产业的时候,部分企业心态浮躁,追逐资本或将在资本的催化下出现早熟,这也许成为产业快速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的信号。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曾指出,文化产业受多方扶持,但不少投机者在拿到补贴、优惠后却没有发展文化产业。

  对此现象,深圳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伟鹤颇有感慨,“现在有一批人贴上文化产业的标签就可以到处去圈地,有一些产品讲得很悬乎,把文化的标签乱用。当我们在大谈文化产业的时候确实要警惕文化产业泡沫。”

  张晓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蓝皮书》的主要撰稿人,也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这些年走过的路。他说,所谓规模化,指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一盘散沙,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航母,要有一些跨区域、跨行业、多种技术手段支撑的大公司,要兼并重组,在规模上形成竞争力;而集约化指的是文化产业要做大的同时也要做强,即在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与效率,增加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知识产权含量。而专业化,意味着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要做专,这说明我们已经意识到文化产业需要大中小并举,需要一些中小企业深耕某一领域。毕竟文化产业更需要活力四射的小企业来进行创新。“今后几年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来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个人创业、建立中小文化企业的大好时期。”

  张晓明强调,我们过去几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说是第一推动力,从出台首个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再到前不久新出台的《倍增计划》,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政策的通知》、《关于继续执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到文化企业在上市以及股权融资等方面的突破,体现的也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个产业的发展初期,依靠政府的推动、政策的鼓励是具有阶段性、合理性的,今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终归要转入依靠自己的内生动力,要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目前文化消费需求远没有得到释放

  “文化产业不能走GDP挂帅的老路,强调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也是希望能挤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泡沫,让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可持续。”张晓明强调说。

  文化产业无疑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张晓明说,这一目标并不难实现。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过去的五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今后也将保持这一速度,以此推算,到2015年,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这主要得益于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转型的需要。以前依赖大投入、依赖出口的外需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转向了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文化消费需求的释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目前的文化消费需求远没有得到释放,和处于同等生产力水平的国家相比,我国人均的文化消费支出更是低得多。

  张晓明非常期待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逐步形成,不少银行针对文化产业特点开发了一系列金融产品,满足多种类型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文化企业上市趋势良好,一批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相继成立,这说明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如果不被资本市场看好,就不能说是一个健康发展的产业。目前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需要文化产业的创意包装,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也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都将起到推动文化消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