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所有内容【PDF电子版】下载地址获取方法:
第一步:填加微信号:gwyzkcom
第二步:回复数字“2”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提供各类艺术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新贡献。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家庭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职业教育,它靠的是亲情的力量来拨动心灵琴弦,扣的是人生第一粒纽扣,在润物无声中培养“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作家老舍先生认为:“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建设新时代的家风,也需要通过“生命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国有粮库“以陈顶新”、顶风犯案,性质恶劣,为法纪不容。我们相信,以次充好的范围有多大,中饱私囊的程度有多深,定会给公众一个交代。但诚如论者言,这次决不能止于“一事一查”,是时候彻底堵住制度的漏洞,决不能让“以陈顶新”虚撑大国的粮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深化改革的动力作用,构建一个积极而宽松的创业环境。
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首先在于,它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进步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制度的变革,归根结底都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变化基础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要使自己完善和发展起来,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同样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加强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比较新的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其基本价值取向是,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过程哲学思想等的有机融合。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合理思想和观点,对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启示借鉴意义。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育领域如何抓住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做好“互联网+教育”的跨界融合,发展中国特色在线教育,需要我们理性思考,做到满腔热情、头脑冷静、蹄疾步稳。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普遍的发展潮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基于自身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精神特质,中国哲学将在成就更为合理的现代化方面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哲学发源于困惑、疑惑与问题。一部哲学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面对时代问题、分析时代问题、解决时代问题的历史。哲学上讲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都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入手。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化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需直面“中国问题”。
持之以恒,就是学者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不论社会怎么变革、环境怎样变化,自己的学术信念总是不变,总能按照自身选定的领域与课题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