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申论范文:坚持“接地气” 服务“零距离”
这是一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申论范文,该范文指出节假日要筑牢“防腐”堤坝,更要严防“四风”抬头。请阅读:
(编者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习总书记的讲话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地气”很重要。如何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这个问题也就是党员干部如何“接地气”的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习总书记的讲话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地气”很重要。如何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这个问题也就是党员干部如何“接地气”的问题。(编者按:开篇点题,提出论点)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遗留给后人的座右铭,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血。牛,一直以来以自己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而为人民所称颂、赞美,被人类赋予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正是党员干部所需要的品质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心甘情愿做地里的一头牛,就是党员干部“接地气”的具体表现。(编者按:引用鲁迅名言,提出党员干部接地气的具体表现)
老百姓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所以,始终“接地气”,党员干部才能知群众冷暖,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俗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接地气”,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上、当成亲人,才能了解基层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编者按:进一步点明党员干部接地气的重要性,符合逻辑规范)
那么?党员干部如何才能真正“接地气”? (编者按:在完成铺垫之后,分点阐述党员干部接地气的具体举措)
一要扑下“身子”面对面贴近群众,多到基层第一线、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甘和苦、得与失。众所周知,不深入基层第一线调研,不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作风建设就难“接地气”。上级机关干部由于长期在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准确、对群众呼声听得不真切,基层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虽有“接地气”的便利,但也可能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觉。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到偏避的地方察民情、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听民意、到困难的地方解民忧、到贫困的地方帮民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善于用群众的思维、群众的语言与群众交心谈心,摸准群众思想的脉、点到不良作风的穴,把改作风的决心和成效体现在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从而增进干部对群众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
二要放下“架子”心贴心帮助群众,多到情况复杂、矛盾尖锐、权力集中的地方去。一些干部缺乏基层历练,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缺乏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机关干部要到群众中去,尤其是在情况复杂、矛盾尖锐、权力集中的地方,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党群关系的聚焦点、群众诉求的集散地,容易看到最真实的状态,听到最真切的声音。坚持下基层,就是要让机关干部要主动下基层、进农家、访百姓,把向群众学习的课堂搬进千家万户,与群众打成一片,诚心诚意向人民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增长知识,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在解决复杂矛盾和问题中增长本领,从而锤炼品格、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能力,使考虑问题、开展工作更贴近基层,更符合实际,更赢得民心。
三要想下“法子”零距离服务群众,多到有困难、有需要的人身边去。联系服务群众不是一句空话,要带着感情,身下心到,直面群众生活,“零距离”贴心服务。而为人民服务,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要什么、盼望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不带着深厚感情,联系服务群众就可能是“作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必须持之以恒,坚决杜绝为民服务一阵风的形式主义,只有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时时刻刻想到群众,才会把群众呼声当做第一信号。因此,党员干部要根据自身所长,结合岗位优势,积极为群众出主意,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好行车难、治安差、环境乱、公共空间少及收入低、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等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民生问题,为广大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多解难事。
总之,党员干部要坚持“接地气”,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作风,像“孺子牛”一样奉献不止,努力用自己的牺牲和付出,让服务“零距离”。 (编者按:遵循议题提出-议题分析-议题重要性-举措的结构范式,层层递进,是一篇不错的申论范文。)
相同主题范文: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申论范文:创新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价值理念和方法
主题解读:申论热点主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解读
推荐内容:申论真题范文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