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XML地图 最新文章
国考 | 北京 | 天津 | 山东 | 河北 | 湖北 | 广东 | 江苏 | 福建 | 四川
上海 | 重庆 | 山西 | 河南 | 湖南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辽宁 | 内蒙古
广西 | 浙江 | 江西 | 贵州 | 海南 | 安徽 | 新疆 | 青海 | 吉林 | 深圳 | 黑龙江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热点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半月谈

申论热点深度解析:移风易俗要坚守法治底线

发布时间:2017-01-19 09:45:41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热点深度解析:移风易俗要坚守法治底线

  背景链接

  2016年12月27日,台前县下发《台前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建设“德美台前”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以及《台前县农村红白事标准参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对红白事的彩礼、酒席等标准提出指导意见。彩礼总数控制在6万元以内。(1月4日《河南商报》)

  综合分析

  实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传统却一路向下,反向而行,红白喜事陷入了狂热的攀比之中。红白喜事泛滥,攀比之风屡禁不止,已然成为民众的巨大负担,尤其是“天价彩礼”如同瘟疫一样蔓延与渗透,要么“一娶返贫”,要么“无以为娶”,在日益膨胀的彩礼面前,社会风气已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在民间自律与自为难以跟进的情况下,公权力的及时介入与参与,采取合适的方式来移风易俗就十分必要,也是公共责任的应有之义。

  不过,以文件形式对彩礼等标准予以界定或许并非法治方式。囿于公权过度干涉私权,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与质疑,其正当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也面临挑战,执行起来相当困难。管不管是一个责任问题,如何管是一个手段问题。不管是失职与失责,对泛滥成灾的人情风无法形成遏制,管理的手段不正当,又与法治的原则相背离,无以获得更为广泛的支持,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公共权力的行使要恪守边界,因而在移风易人俗方面,要坚持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指导大于强制,二是公权不得干预私权。

  对策措施

  在移风易俗方面,需要公权力有所为有所不为。若欲大展拳脚有所作为,还得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尤其是在社会普遍存在“金钱至上”价值标准的情况下,务必在全社会形成移风易俗的共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以官风和政风的整治,带动民风的好转。在具体的手段上,除了强化思想的教育,价值的倡导与行为的规范之外,政府可以指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定自治公约,最终实现“民事民管”、“民事民为”的管理效果。

  党员干部示范或行政指导的方式加以引导,不能采取硬性的行政手段去强制村民移风易俗,否则善良的愿望可能适得其反,最终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更多热点内容查阅2016年最新申论热点 2016时事政治电子书 (汇集所有申论素材)

Copyright (C) 2009-2014 Gwyzk.Com INC ◎ 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法律顾问:陈家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 鲁ICP备120157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