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XML地图 最新文章
国考 | 北京 | 天津 | 山东 | 河北 | 湖北 | 广东 | 江苏 | 福建 | 四川
上海 | 重庆 | 山西 | 河南 | 湖南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辽宁 | 内蒙古
广西 | 浙江 | 江西 | 贵州 | 海南 | 安徽 | 新疆 | 青海 | 吉林 | 深圳 | 黑龙江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热点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半月谈

申论热点解析 :过度强调“理解”是对职业规范的消解

发布时间:2017-08-01 10:11:21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热点解析 :过度强调“理解”是对职业规范的消解

  【热点背景】

  2017年7月,网友晒出的两张公交司机在驾驶室内吃饭的照片引起不小的舆论波澜。据拍照网友称,照片拍摄于中午,当时公交车正在路口等红灯,司机趁等红灯的空闲,拿出快餐盒扒了几口,待交通信号灯换绿色时,放下盒饭启动车辆。对公交司机的这一举动,网友说法褒贬不一,“理解者”和“质疑者”争论不小。

  “理解者”认为,公交司机工作忙碌、辛苦,因为工作性质需要一直驾驶车辆,红灯空闲吃两口饭似无不可。“质疑者”则从驾驶安全的角度考量,认为抢时间吃饭易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开车吃饭不管背景多么心酸,都是不负责,不礼貌的”。  

 

  【争论的焦点 原因分析】

  对任何职业都要理解和尊重,相信这是“理解者”的出发点和美好初衷。但是,任何职业都有门槛、规范,遵守并服从自己所属职业领域的“规范约束”,不仅是个体“社会存在方式”的需要,而且也是某一种职业得以存在的价值与根本。

  对记者、医生、律师等职业,公众早已形成一套彼此认同、较为明确的规范框架,比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不能做假新闻;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生不能以任何理由延误对病人的抢救。但公交司机等职业缺乏像上述几种职业那样鲜明的职业边界,其职业规范未能在全社会形成较为明确的共识。因此,才有了“理解者”与“质疑者”的争论。

  【启示】

  不论何种职业,职业规范都是硬约束,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约束与准则,不能也不该被随意打破。相比对于规则的漠视及对抗,温情脉脉的“理解之同情”更值得警惕。对职业规范“理解”的过度强调,其实是对规范的消解。“理解”下的步步松绑和退让,会导致规范形同虚设。而对规则不敬畏,终将失去规则这一最好护栏的庇佑,酿成无法预料的苦果。

  【参考对策】

  安全生产中有条著名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个法则强调的一点是,在实际操作中,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而坚挺的职业规范可以成为塑造素质和责任心的容器。

  维护公交司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公交公司应体谅自己的员工,在保障班次的同时,也要照顾好司机的身体健康,依法安排合理饮食、休息时间,不能漠视其基本权利,避免司机长时间不规律饮食,导致透支身体健康。类似情况在很多基层劳动者身上,都有体现。诸如清洁工、交警、快递员、外卖员、医护人员等职业,均因职业性质所限,需要长时间在岗,基本饮食、休息都成大问题。为此,应着力维护基层工作者的权利与尊严。

  更多热点内容查阅2017年最新申论热点 2017时事政治电子书 (汇集所有申论素材) 

Copyright (C) 2009-2014 Gwyzk.Com INC ◎ 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法律顾问:陈家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 鲁ICP备120157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