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XML地图 最新文章
国考 | 北京 | 天津 | 山东 | 河北 | 湖北 | 广东 | 江苏 | 福建 | 四川
上海 | 重庆 | 山西 | 河南 | 湖南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辽宁 | 内蒙古
广西 | 浙江 | 江西 | 贵州 | 海南 | 安徽 | 新疆 | 青海 | 吉林 | 深圳 | 黑龙江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热点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半月谈

申论热点解析:挂名出书是职称评价体系的错位

发布时间:2018-01-16 09:28:59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热点解析:挂名出书是职称评价体系的错位

  【背景链接】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有些网店明码标价叫卖书籍的“作者”“主编”署名权,卖家承诺书籍质量并保证一书一号,如有违反还支付双倍违约金。部分高校教师花重金“挂名”出书,以此为筹码在职称评定中占得先机。

  “别人都花钱出书,我不花钱就只能落后。”一位高校青年教师的无奈,道出了流风所及的“逆淘汰”问题。

  刚刚过去的2017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重要文件,逐步将职称的评审权下放到高校等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中,鼓励自主评定、多元评价、按岗聘用。

  综合分析

  挂名出书的影响,不仅在于使职称与金钱挂钩、违背职称评定的初衷,更在于形成一种投机取巧的氛围和环境,进而对学术研究乃至其他专业领域的风气产生消极影响,消耗那些老老实实做学问、干事业者追逐梦想的激情和勇气。

  职称本质上是为了展现一个人真实水平和素养而设定的评价体系,只有健全评审机制、理顺工作方法,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留得真金,激励各个领域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事实上,根据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对职称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量身定制”,在更加多元立体的维度中实施评价,才能验出被评价人的真实“成色”,给予应有荣誉、实现有效激励。

  原因

  “红火”的挂名生意背后,是人才评价体系的深层问题。一些高校科研学术风气不正,部分职称评定程序不够科学严谨,少数出版社经营管理存在漏洞,甚至靠贩卖书号来赚“快钱”,加上网络电商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各方的“利益合谋”提供了便捷平台。

  制度性上来说,一旦职称评定的标准和体系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就容易出现对待学术成果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情况。这不仅为挂名出书的市场发育提供了土壤,也滋生出“论文经济”等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现象,导致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扭曲。

  对策措施

  中公教育总结,需要注重职称评定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尤其要讲求程序正义,要制定出符合职业特点,能够客观反映个人业绩的多维评定标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评定氛围,让职称评定“称职”起来,才能激活人才资源,为任能选贤注入新的动力。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职称不应该成为限制人才的“绊马索”,而应该是推动人才发挥才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同实现的“助力器”。激励各行各业的人才发挥才华力争上游,为他们搭建开放的平台才是职称制定的目的和宗旨。

  更多热点内容查阅2017年最新申论热点 2017时事政治电子书 (汇集所有申论素材)

与申论热点解析:挂名出书是职称评价体系的错位相关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C) 2009-2014 Gwyzk.Com INC ◎ 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法律顾问:陈家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 鲁ICP备120157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