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了望时评 > 2008年了望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瞭望时评:财政收入应当用在“刀刃”上

发布时间:2011-03-09 09:16:07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来自国家财政部的统计显示,9月份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速进一步放慢,增幅仅有3.1%,这已是财政收入连续第三个月大幅放缓了——此前的7月和8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速也仅有16.5%和10.1%。对比上半年财政收入33.3%的增长率来说,可谓“前高后低、逐月回落”。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压力却依然不减,全国财政支出在7、8、9三个月分别增长了40.9%、17.8%和11.6%。

  其实,在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速下降是一件正常的事。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正逐步显现,经济增速回落,企业效益下降,股市楼市持续低迷,财政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出台的相关政策形成的减收效应等因素,都使财政收入增长下滑。受这些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中期预期也不容乐观。

  一方面是财政收入“跳水”,另一方面因抗震救灾、发展民生却让需要财政花钱的地方大大增多。

  虽然这本收支账不难看清,但在当前GDP增速跌破10%的节点上,怎样用好财政收入却值得关注。

  三季度GDP增速的回落,意味着我国季度GDP增速已连续5个季度呈回落走势。此时,财政政策该如何选择?是将中国经济的发展之轨继续导入投资驱动模式,按照习惯运用行政性的投资扩张来刺激经济;还是巩固民生之本,为经济增长培育持续动力?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前一种选择可称之为“基建财政”,能够在短期对相关产业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易于提振经济。但也容易埋下投资与消费失衡的隐患。

  后一种选择则为“民生供给型财政”,虽短期见效慢,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加大民生性的公共物品供给力度有助于熨平经济波动,为未来长期经济增长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样的财政政策的目标不拘泥于平抑经济波动的短期效应层面,而是提升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即关注于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均衡性。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外部风险加剧使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国内扩大消费亦受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资产财富缩水、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掣肘,要实现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无疑需要增加公共消费,增加政府在民生领域的投入。

  要实践后一种选择,不仅需要我们能够摆脱旧有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也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消费类支出,特别是要动一动政府的“奶酪”,让公用经费支出过一过紧日子。真正做到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

与“瞭望时评:财政收入应当用在“刀刃”上”相关的内容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