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了望时评 > 2010年了望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瞭望时评:力阻中国沦为毒品化国家

发布时间:2011-03-09 09:22:14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2010年,中国禁毒工作力度再度加大,全年的禁毒部署已经全面展开,力求取得重大成果和积极成效。其中,尤以围绕处决英国毒犯所引发的中英两国高层沟通而令世人关注。

  依照中国法律,英国毒犯最终被执行死刑。这充分体现中国政府打击贩毒决心的举动,赢得了中国所有国民喝彩,却也有西方部分媒体和政客说三道四,甚至是恶意攻击。同一事件,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其中所隐含的深意,非同寻常。

  众所周知,中国正在快速现代化。在人类的现代化道路上,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唯一没有经历毒品化的国家。美国、欧洲、拉美和俄罗斯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某个阶段,人们蜂拥追逐毒品是不可避免的。而毒品给个人、家庭、社会甚而是整个国家所带来的深重痛苦和灾难,中华民族有鸦片战争这一至今仍令所有人都锥心噬骨的集体记忆。鸦片战争的失利,既令鸦片这一毒品在中国肆虐横行,也令西方列强在中国野蛮侵略长达一个半世纪。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近代史,就是鸦片荼毒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国的仁人志士与鸦片抗争的历史。

  有刻近的世界现代国家毒品化阶段的教训,有鸦片战争的历史殷鉴,力避中国现代化坠入毒品陷阱,力阻中国沦为毒品化国家,这既是中国人的集体历史体认,也是当代中国对毒品犯罪绝不姑息的深层动力。

  但是,并非世界上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国禁毒作为。明里暗里,有的西方政客和媒体乐于见到中国毒品化。而境内外毒品集团的同恶相济,中国周边有的国家和地区毒品种植、制造的发达,国内少数青少年涉世不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模糊,对毒品防范的意识淡薄,都对中国的禁毒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义所当为,虽千万人吾往矣。中国的禁毒,便是中国最为核心的民族大义之一,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历史和现实合法性。以严厉缜密的法律法规,以雷霆万钧的执法行动,坚决清除毒品对中国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危害,对制贩毒品的行为依法持续高压,斩草除根,是公安禁毒缉毒的神圣职责。采取更加严密的措施、更加柔性的手段,更加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方式,教育所有青少年远离毒品,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这就需要打一场新时期禁毒的人民战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敦促毒品犯罪分子和在逃人员投案自首,努力形成震慑毒品犯罪的强大声势和禁毒人民战争的浓厚氛围,是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

与“瞭望时评:力阻中国沦为毒品化国家”相关的内容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