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论2007:祝贺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
人民日报社论2007:祝贺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
人民日报7月1日将发表社论强调,香港回归10周年,是“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的10年,是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10年,也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10年。
这篇题为《伟大的构想 成功的实践——祝贺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社论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以伟大政治家的智慧和胆略,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为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开辟了切实可行的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沉着应对、妥善处理了香港回归前后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复杂问题,确保了香港平稳过渡,实现了香港顺利交接,为在香港成功落实“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在香港的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进一步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社论说,10年来,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全力支持香港各项事业发展进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香港各界人士,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外部经济环境不利变化、非典疫情等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保持了香港繁荣稳定。
社论指出,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行得通的。回归祖国后的香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主权下,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没有改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外来投资者在香港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香港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社论认为,回归后的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一方面,香港继续作为内地联系国际市场的桥梁和引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窗口,为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香港以内地广阔的腹地为依托,从内地的快速发展中获取了更多发展机遇和不竭发展动力。
社论指出,背靠祖国,面向世界,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正面临着实现更大发展的难得机遇。现在,求发展,求稳定、求和谐已越来越成为香港社会的共识。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在爱国爱港的旗帜下团结起来,求同存异,和衷共济,发挥各阶层之智慧,凝聚全社会之力量,一定能够开创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
→胡锦涛主席出席香港特区政府欢迎宴会
实时报道:胡锦涛向香港市民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实时报道:胡锦涛说:所有中华儿女都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实时报道:胡锦涛说:“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实时报道:胡锦涛说:香港目前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
实时报道:胡锦涛说:青少年是香港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图片报道:

香港特区政府欢迎宴会开始,曾荫权致辞。
→胡锦涛主席出席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人民网6月30日专电 胡锦涛主席6月30日晚上在香港会展中心出席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组图: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文艺晚会举行


→胡锦涛主席到驻港部队军营看望官兵
→胡锦涛主席30日上午在香港会见董建华
→胡锦涛29日下午会见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
→一样真情暖香江——记胡锦涛主席亲切看望香港同胞
→胡锦涛在香港会展中心会见香港各界代表人士
→胡锦涛会见中央驻港机构和中资机构主要负责人
→特写:胡锦涛主席看望香港精英运动员
→特写:胡锦涛走进香港寻常百姓家

组图:胡锦涛看望香港市民
·系列策划一:伟大的构想 成功的实践
·系列策划二:威武之师守香江 八一军旗映紫荆
·系列策划三:紫荆花开 明珠愈璀璨
组图:胡锦涛主席抵达香港 视频
→胡锦涛主席在香港国际机场向记者发表讲话
→香港少年儿童向胡锦涛主席及夫人献花
特稿一:“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写下不朽香江名句
特稿二:香港同胞融入祖国大家庭: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特稿三: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互利双赢:风雨十载一路同行
与“人民日报社论2007:祝贺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相关的内容推荐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