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人民时评 > 2007年人民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人民时评:警惕全面小康成果被“颠覆”

发布时间:2011-03-09 09:02:21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人民时评:警惕全面小康成果被“颠覆”

  曾经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具有象征意义的苏南,如今又醒目地站在了时代的十字街头。

  这一次,不是因为它创造的经济奇迹,而是它遭遇的环保危机。

  在近日召开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李源潮如此评断太湖蓝藻事件:“无论经济怎样繁荣发达,如果不能让老百姓饮用干净的水,人民群众就不会认可我们的全面小康模式,江苏全面小康的成果就会被颠覆。”

  这是对太湖水污染事件痛彻而深刻的反省。不清除环境之痛,不重视民生之苦,将“颠覆”全面小康的成果,这样的认识,不仅包含了对“苏南模式”中尚未被重视的环境代价的认真反思,也是对“科学发展”深意的切肤体会。

  近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苏南模式”一直是个寓意深长的历史符号。当年正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带来了农村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变革,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作为奔小康的先行者,苏南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就经济水平而言,太湖流域富甲天下,是全球第十九大经济区域,人均GDP相当于中国平均水平的近5倍,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久治仍污”的太湖与愈演愈烈的污染,却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苏南的“发展之痛”。

  它提醒我们,苏南模式要进一步丰富、深化与发展,必须直面并突破环保瓶颈,小康成果要真正惠及于民,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那种将小康生活仅停留于“经济增长”层面的发展理念,不仅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缺少开阔的民生视野,最终还将伤及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去年,无锡市副市长麻建国就曾坦承,作为“苏南模式”开创者之一的无锡,其未来的5年规划,都“建立在对过去发展所导致的严重污染痛定思痛的基础上”,而“自然环境的恶化是我们发展导致的后遗症”。今年蓝藻的集中暴发,则用另一种更加直观和激烈的形式,警示我们这种发展后遗症的严重。

  从某种意义上讲,太湖之痛,是GDP至上的发展之痛;苏南发生的曲折,折射了全体中国人奔小康、认识小康过程的历史曲折。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苏南人直观地领悟了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深意,不能因为环境问题“颠覆”全面小康成果的反思,或许会成为苏南模式走向崭新境界的先声。

  因此,该感谢那些肆虐于太湖的小小蓝藻,让我们多了一次重新审视发展模式的机会。它用严酷的事实再次证明,没有科学发展,即使在经济上做成了“巨无霸”,将来还要为环境、资源付出代价。

  公平地说,就生态环境而言,苏南远不是全国最糟的地方。当痛定思痛的苏南决意“向大自然还账”,“转变发展方式,哪怕GDP下降15%”时,那些环境已经濒危,却罔顾中央三令五申、百姓民生疾苦,依然如火如荼大搞GDP崇拜的地区,又该如何开创与守住自己的小康成果?

  总不至于非要等到蓝藻、酸雨、赤潮、沙漠兵临城下了,才悔不当初吧?

与“人民时评:警惕全面小康成果被“颠覆””相关的内容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