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人民时评 > 2007年人民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人民时评:“问题车站”暴露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1-03-09 09:02:38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人民时评:“问题车站”暴露了什么?

  一个地级市,10年间耗资1.4亿元,先后建起3个长途汽车站。3个都成了“问题车站”——一个资源闲置,一个手续不全,一个选址不当。本报4月10日刊登的《十年三个汽车站 重复建设为哪般》,让人瞠目……

  这恐怕能称得上“三拍决策”:“决策前拍脑袋,决策中拍胸脯,出了问题拍屁股。”

  长途汽车站建在哪里,什么规模,设置哪些服务功能,本不难预测。对于一个要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政府来说,决策这样一个项目,算不得什么“水平的考量”。

  那么,一个“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10年中,却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一次次矗立起来,问题频现,这说明了什么?

  显然,那种“一个领导一个想法,一个领导一个提法,一个领导一个搞法”,“新官不理旧事”的执政思路,还严重存在,有的决策项目成为让百姓抱怨、国家埋单的“烂摊子”。克服随意决策的现象,需要更加引起重视。

  客观地说,对决策失误的危害,正被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许多地方主动给市长开列“权力清单”,给决策者套“紧箍咒”,强调“问责”,相对来说,重大投资决策项目已不再像以往那样“随意”了。

  但是,随意性决策却在有的领域内有增多之势。这往往是那些与老百姓利益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或举措。

  这类项目,看上去不那么“重大”,投资不特别“巨额”,对地方发展也不算“影响深远”,很难引起“高度重视”。相关决策部门往往也就简化手续,削减程序,调查不深入,讨论不认真,常常想当然就拍板了。至于老百姓是否方便、工程是否能更好发挥效用,有的是让位于“政绩”之需,有的可能出于“无心之失”,便放在其次。至于“问责”,因为事情太“小”,甚至提不上议事日程。

  就拿“问题车站”来说,老客运总站高楼及设施闲置,客运北站综合楼荒废至今,问题的存在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年八年,这期间,老百姓有抱怨,人大代表有议论,为什么相关职能部门就愣是“睁眼瞎”呢?为什么再次投资建新汽车站,也还是能通过?时至今日,那幢12层高楼无法启用,也始终“不知什么原因”,无人出来解释更无人为此承担责任。决策部门难道真是“看不到”、“听不到”还“说不得”吗?

  其实,这类随意决策的危害不可小觑:浪费国家资金不说,由于没有给百姓提供应有的公共服务,更使得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受到质疑。

  事实上,避免这种“随意”并不难。倘若决策者自己是一个乘长途汽车的人,又或者,经常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善于聆听乘客们的意见,至少,像后来发生的选址不当、高楼闲置等一些问题,早在立项时,也就能够得到规避。

  许多看似不可思议的决策失误的背后,其实与技术、与水平问题无关或少关,而与决策者的执政理念有直接关系。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能否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

与“人民时评:“问题车站”暴露了什么?”相关的内容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