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人民时评 > 2009年人民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人民时评:“惠民”是最重的砝码

发布时间:2011-03-09 09:06:22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人民时评:“惠民”是最重的砝码

  吴 焰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终于出台了。这样一项在我国尚属全新制度、又关联着普通百姓看病支付多少钱的重大公共政策,顿时成为舆论焦点。

  这是一项“迟到”的制度,而它的“迟到”,反映出了医改之难。

  以基本药物制度为例,它一头连着庞杂的、数以万计的生产、流通、销售等企业,一头连着13亿百姓的“看病贵”。可以肯定,在公布的入选国家基本药物名录的307种药物背后,每一个药品的遴选,都意味着一些药品生产企业未来的命运。基本药物如何定价,如何既让老百姓承受得起,又能让企业不致亏本;招标采购如何进行;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该有多高;生产、流通、配备使用、零差率的销售环节如何简化优化,环节之多,牵涉利益之繁,可以想见。

  所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最终出台,传递出一种明确的态度:在决策的天平上,“惠民”是最重的砝码。利益集团的压力,阻挡不住这场改革的快速进程,也不可能捆绑住政府的公共责任。

  这是令公众翘首期待的路径选择,也让人们对由此展开的医改方案寄予期待。

  不过,对百姓而言,医改千改万改,归结只有一句话:改到看病不再贵!这,其实也是政府的最终目标。但目标可以“简单”,改革的举措却无法简单化,相反,它需要触及深层次利益。对此,不仅需要足够的心理准备,更需要足够细致的配套政策。

  以医药行业为例,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势必会让一部分企业失去基本药物这个市场。可以想象,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企业为着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而激起的反弹会更加强烈,那些质疑“统购统销”、“违反市场竞争”的声音也会不绝于耳,甚至可能会生发出新一轮的“企业公关”。“摆平”这些质疑,需要政府“排除干扰,认准方向绝不动摇”,更需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建立起公平、公开的门槛准入制度,杜绝权力寻租的空间。

  越是触动利益格局,越需要主导者的科学与规范、公平与透明。保证药品目录的修订和调整,如何做到科学公正;基本药物的采购、招标、供应、存储、配送等,政府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原则性”与地方的“灵活性”该如何结合;卫生部门与医保付费机制的改革如何衔接,这一切都将是制度出台之后急需跟进的措施。

  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个过程,短期内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作为公众,应对此给予宽容和理解。不过,对政策主导者来说,缩短这一过程,让百姓对“惠民”之策,看得见、享受得到,这既是对民意的最大尊重,更是减少医改成本、提高成功系数的重要保障。

与“人民时评:“惠民”是最重的砝码”相关的内容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