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人民时评 > 2009年人民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人民时评:灾区孩子的特殊馈赠

发布时间:2011-03-09 09:06:40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人民时评:灾区孩子的特殊馈赠

  唐  宋

  “六一”,孩子们的节日。在这满含快乐与祝福的日子,有这样一群孩子分外让人牵挂。灾难的阴霾是否已远离那些稚嫩的心灵?曾被泪水浸透的面庞是否已能展开笑靥?又一个儿童节,这一年,地震灾区的孩子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这是一份别样的感动。不久前,第二炮兵某工程技术总队的官兵们收到500多封饱含深情的书信。写信的,是他们援建的四川绵竹市富新中学、红星凌法小学的同学们。工工整整书写的感谢和祝福,触动了每一名官兵的心灵。

  对曾经鏖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官兵来说,这500多封穿越千山万水的来信,是感谢更是激励,是赞誉更是责任。他们在各个营区举办书信巡回展,把孩子们的来信作为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从来信中,他们读出了军人的价值,感受到使命的神圣。一名列兵说,灾区学生的坚强让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那些学生有的失去了亲人,但并没有消沉,还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我真的佩服他们。”

  西方人常说,孩子是上帝派来教育我们的。在地震袭来时,那些抱在娘怀也娇嫩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感动了我们。在地动山摇的时刻奋勇救助同学的“少年英雄”,在“帐篷学校”里高唱国歌的孩子,在路边举着“谢谢你们,真心英雄”标语的村里娃,在泥泞的道路上搬着一摞砖头去铺路的小男孩,“即使装上假肢,也要做最美丽的小天鹅”的芭蕾女孩……在灾难的土地上绽放的花朵,是灾区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地震废墟上,孩子们顽强站立的身姿令世界动容。一年来,他们依然用坚强的奋争、乐观的态度展现我们民族的不屈精神。“长大后,我要当能够准确预报地震的科学家。”“装上假肢可以走路,就能去做志愿者啦。”“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当兵。”经历灾难的孩子们用质朴的语言描绘着他们的理想、抱负和追求。“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灾区孩子的远大志向,让我们看到了“小大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孩子的心是一面镜子。光可鉴人的心灵之镜,折射着成人世界的真善美:看到满目疮痍的家园,经受亲人的生离死别,孩子们才会立志攻克地震预报这一世界性难题;看到解放军日夜不眠地从废墟下救人,才知道“子弟兵”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人民”二字……无私的人间大爱,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被灾区的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我的鸟巢房子是轻的,即使发生地震,倒了也不会伤到人。”“我的UFO抗震学校有3个支架,能减轻地震的震动,关键时刻还能飞上天躲避地震的危害。”几个月前,真实记录灾区儿童心声、梦想的书信、绘画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永远地成为历史的记忆、民族的珍藏。孩子们的梦想是期待,更是鞭策!鞭策着我们盖最结实的房子、建最安全的学校;鞭策着我们重建美好家园、创造美好未来。

  灾区孩子的笑容,是顽强生命的礼赞,是不屈中国的象征;灾区孩子的理想,是四川雄起的强音,是中国雄起的力量。衷心祝愿经受灾难考验的孩子们更加幸福、快乐地成长!

与“人民时评:灾区孩子的特殊馈赠”相关的内容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