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人民时评 > 2009年人民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人民时评:劳模精神如何引领时代

发布时间:2011-03-09 09:06:46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人民时评:劳模精神如何引领时代

  范正伟

  重温峥嵘岁月,分享劳动光荣。今年的“五一”庆祝活动,特意邀请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著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几代劳模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共和国的沧桑巨变。

  自1950年第一批全国劳模诞生至今,劳模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荣誉,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进步,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追求:时传祥、王进喜、袁隆平、许振超、王顺友……每个时期的劳模,都是时代的精神符号和力量化身:当国家主席刘少奇与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手握在一起时,温暖了多少和环卫工人一样的普通劳动者;当陈景润被评为劳模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又使多少人产生了内心共鸣!

  从“铁人精神”到“振超效率”,从“掏粪工人”到“杂交水稻之父”,从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到知识分子、农民工、私营企业主活跃其间,60年来,劳模的结构不断变化、队伍不断壮大的背后,是劳动内涵的不断拓展,劳动理念的日益革新: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还将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和元素,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创业者,无论是比表现还是比贡献,无论是讲精神作用还是讲经济效益,劳模的核心价值都是始终不变的:那是一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些年来,每次劳模的评选,都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乃至激烈讨论。这一方面说明,作为最具时代气质的公共人物,劳模体现着社会对某一类劳动方式、劳动精神的最高评价;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对劳模评选标准、操作程序、评选方式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追求——到底怎么看“星模”、“款模”、“官模”、“洋模”?而从去年开始推行的“两审三公示”举措,体现了对人们“四权”的保障,也是对劳模公信力的维护。

  “劳模”中心词是一个“模”字。“模”,体现了一种“示范”、“楷模”的价值导向,体现了一种榜样的作用,意义就在于让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可近、可亲、可信、可学,引导全社会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因此,劳模的评选应该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离普通人更近。

  “劳模”的定语是一个“劳”字。用全国劳模申纪兰的话讲:“劳模,劳模,不劳动还叫个甚劳模。”与金钱标准和权力标准相比,唯有诚实的劳动,才是评选劳模的唯一标准。换句话说,劳模,应该是“劳而优则模”。

  如何看待劳动、怎样评选劳模,反映了我们的社会风尚和时代追求。老舍先生说过,“劳动让我们活得有信心”。越是困难的时候,劳动、劳模的意义越是凸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当前,在“五一”这个节日里,让我们为劳动者祝福,向劳模们致敬!

与“人民时评:劳模精神如何引领时代”相关的内容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