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人民时评 > 2009年人民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人民时评:如何高效解决群众诉求

发布时间:2011-03-09 09:06:49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人民时评:如何高效解决群众诉求

  陈季冰

  中办、国办近日联合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等三个文件,围绕信访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尤其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信访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挑战。所以,领导干部更应做好信访工作。了解社情民意,将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尤为重要。定期、随时接待群众来访,要求干部主动下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并把化解矛盾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这些对信访工作提出的明确具体的要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进行客观而审慎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信访工作是化解矛盾的一种有效形式。而要做好信访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信访工作与法治之间把握好契合点,应当形成一套公开透明、普遍适用的信访工作的制度规范,就像文件中说的,既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又不能为“求得一时一事的解决而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就信访工作本身而言,矛盾的焦点一方面在于事件的处理是否让上访群众满意,另一方面还需有足够权威的依据,处理结果要经得起考验。如果处理不好,群众的矛盾得不到解决不说,政府本身也会承受很大压力。尤其是有些地方推行“一票否决”制,即根据某地的群众上访情况来考核当地官员。这种制度设计原本是希望地方主要负责人加大对信访工作的重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然而它在许多地方很快就变成了“截访”等做法,这有违政策初衷。

  再好的制度,也要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如果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信访工作和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的重要性,不拿出诚意真情对待群众,不认真落实中央政策,在信访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是不知道问题而是不解决问题”,中央好的政策依然不能惠及群众、解决矛盾。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更是在新形势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瓮安事件启示我们,如何确保畅通的表达渠道,如何让干部切身体会民生疾苦,如何高效解决群众诉求,这都是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考题。

与“人民时评:如何高效解决群众诉求”相关的内容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