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选词填空练习题:成语辨析第三期
行测选词填空练习题:成语辨析第三期(以下题目精选自行测选词填空历年真题)
答题技巧详见:行测选词填空技巧:成词辨析解题技巧汇总
21、今天的汉语变化之快,已经是字典的改版__的了,而所有的这些背后,是一个__的社会。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鞭长莫及 纷繁复杂
B.望尘莫及 日新月异
C.难以企及 欣欣向荣
D.措手不及 瞬息万变
【答案】B
考点:成语填空
【公务员招考网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语境搭配和语义辨析。
材料的意思是字典的改版已经跟不上汉语变化之快了,反映出社会变化之快。先从第二个空入手,第二个空应填入表示社会变化快的成语。“日新月异”指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都符合文意;“纷繁复杂”指事情复杂,“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不符文意。所以排除AD,在BC中选择。
再根据成语的具体含义明确第一个空的意思。“望尘莫及”指的是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现在多用于形容在某些事物上明显比不过别人;“措手不及”指的是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显然汉语的变化再快也不是突然发生的,只能说字典的改版不能赶上汉语的变化,因此排除D项.“鞭长莫及”指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难以企及”是指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故正确答案为B。
2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__,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持续性
B.轻重缓急
C.孰轻孰重
D.先后次序
【答案】B
考点:成语填空
【公务员招考网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语境最佳选择。
由题干“目前要着重解决……”可知,空格内的词语应该包含前后、轻重两层含义。选项中只有B项“轻重缓急”能与“目前要着重”形成恰当的语境搭配。
C项只突出了轻重,D项只突出先后,均不够全面,予以排除;A项“可持续性”的含义在句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3、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_的不智之举。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答案】A
考点:成语填空
【公务员招考网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语境最佳选择。
阅读题干可知,空格内的成语必须和前面的“因版面限制而砍综述、删注释”相呼应。所谓“削足适履”是说为了把大脚穿进小鞋而把脚削小。“削足”对应“砍综述、删注释”,“适履”与“版面限制”相对应,因此A项为正确选项。
B项“扬汤止沸”指不解决根本问题,C项“矫枉过正”指把错的改成更错的,均不符合“一篇规范的论文”的修改,可排除;D项“舍本逐末”指为了次要的而放弃了最主要的东西,不能用来说明综述和注释。
故正确答案为A。
24、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谋而合
B.截然相反
C.如出一辙
D.大相径庭
【答案】D
考点:成语填空
【公务员招考网解析】考查选择成语填空的能力。
根据“都称不上是翻译”可以确定翻译的意思和原文的意思应该是不同的,所以排除A、C。“截然相反”和“大相径庭”都表示的是事物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截然相反”的语义比“大相径庭”更严重,用在此处语义过重,因此用“大相径庭”更贴切。故正确答案为D。
25、据说泰山是古代名匠鲁班的弟子,天资聪颖,心灵手巧,干活总是__,但往往耽误了鲁班的事,于是惹恼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巧夺天工
B.别出心裁
C.尽善尽美
D.任劳任怨
【答案】B
考点:成语填空
【公务员招考网解析】考查语境搭配的成语填空。
原文段出现“但”这个转折词,因此空白处所填词语应该能够与后面形成转折关系。B项“别出心裁”指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恰与“天资聪颖,心灵手巧”相呼应,符合语境。
A项“巧夺天工”是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与“干活”搭配不当;C项“尽善尽美”形容非常完美,没有缺陷,不能突出“天资聪颖,心灵手巧”;D项“任劳任怨”是指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不能与后文“往往耽误鲁班的事”相呼应。故正确答案为B。
26、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那些__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闻名遐迩
B.门庭冷落
C.鲜为人知
D.人迹罕至
【答案】C
考点:成语填空
【公务员招考网解析】考查语境搭配的成语填空。
“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门庭冷落”表示来的人很少;“鲜为人知”意为很少为人所知的;“人迹罕至”指人很少到的地方,多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既然是去“探寻”,那么明显不应该是“闻名遐迩”的古迹,排除A。B项和D项的表述也不准确,B项“门庭冷落”表示来的人很少,然而这个含义与“探寻”的语义不匹配,也应排除。D项“人迹罕至”侧重荒凉、偏僻,显然和“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的意义不一致。C项“鲜为人知”符合语境,且与“探寻”相呼应。故正确答案为C。
27、2008年,中国大地上堪称祸福更替,悲喜交集。所谓“福”和“喜”,大抵是百年一遇,普照人心,如迎接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所谓“祸”与“悲”,则属于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天动地 千难万险
B.惊涛拍岸 山河破碎
C.猝不及防 石破天惊
D.防不胜防 有惊有险
【答案】C
考点:成语填空
【公务员招考网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语境分析。
文句前面的“所谓‘福’和‘喜’”与后面的“所谓‘祸’和‘悲’”相对应,因此空格中所需要的词语应当与“百年一遇”、“普照人心”相对应。“惊天动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多用作褒义,与“祸”和“悲”的感情色彩不符。“山河破碎”比喻国家遭到外敌侵略,领土沦陷丧失。“猝不及防”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防不胜防”形容防备不过来。
根据常识,2008年的“祸”与“悲”主要是指年初南方罕见的冰雪肆虐和“5•12”汶川大地震,这都是突如其来的天灾,因此C选项最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C。
28、文学解读和批评可以是感性的、印象式的,亦可以是理性的和高度理论化的。文学不是用单纯的社会学方法便可以____的,就像心灵不能用此时此刻或彼时彼刻的一孔之见来一概而论。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见一斑
B.一览无余
C.明察秋毫
D.拨云见雾
【答案】B
考点:成语填空
【公务员招考网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
C显然不符合语境,先排除;A项“可见一斑”包含了“可以”的意思,与前面重复,可排除;比较B和D,该空词语应当与后面的“一概而论”对应,显然“一览无余”更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
29、托尔斯泰创造了小说艺术的巅峰,他能把拿破仑进军俄国的战争史诗般的场面驾驭自如,能把安娜的人性刻画得____,像这样的大手笔再也没有了。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
B.妙笔生花
C.入木三分
D.鬼斧神工
【答案】C
考点:成语填空
【公务员招考网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
“妙笔生花”用来形容文笔的杰出,“鬼斧神工”用来形容建筑或雕塑的精巧记忆,均与主语“安娜的人性”不搭配,排除B、D;而用来形容人性,显然“入木三分”更为合适,“惟妙惟肖”更多形容外在的形象或神态的逼真。故正确答案为C。
30、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建设的起点比较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受到几个条件的制约,因此绝不是()的事情。
A.一朝一夕
B.操之过急
C.一蹴而就
D.轻而易举
【答案】 C
考点:成语填空
【公务员招考网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填空。
“一朝一夕”指非常短的时间;“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过于急躁;“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这三个成语都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受到几个条件制约”之艰难程度。“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多用于否定句中说明事情需要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完成并不容易。用在本题中最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
从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来分析,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广大考生除了知道选词填空成语辨析技巧外,还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掌握做题技巧。推荐:选词填空综合特训通关题库(必做6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