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第一期)参考答案及解析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第一期)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链接: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第一期)
来源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类)第31题
考点 分数数列
解析

来源 200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39题
考点 和差倍比问题
解析
设总公司产出100,则
10%A=100×5%,A=50;
10%B=100×2%,B=20;
C=100-50-20=30,
设y为所求,30×10%=100y
y=3%
故正确答案为B。
秒杀技
A、B、C三个公司的产出均增加10%,则总公司的产出增加10%,由
来源 2005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社招)第23题
考点 和差倍比问题
解析
设绳长为M米,根据题意得:M/2-9=M/3-2,解得M=42(米)。故正确答案为D。
来源 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C类)第33题
考点 函数最值问题
解析

来源 200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1题
考点 交叉数列
解析

来源 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1题
考点 递推数列
解析
从前四个数字可以看出规律,即前两项的乘积等于第三项,故6×36=216,再用所给数列中的第六项来进行验证,36×216=7776,也正确,故正确选项为B。
来源 200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秋季)第37题
考点 经济利润问题
解析
交易两次,所以交两次交易费,交两次印花税,故可得如下:(12-10)×1000-(12+10)×1000×(2‰+3‰)=2000-22000×5‰=2000-110=1890,故正确答案为B。
来源 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B类)第80题
考点 机械划分
解析
机械划分:3|5|.6、5|7|.12、( | | )、11|13|.24、13|17|.30、17|19|.36,看作交叉数列:
左侧部分:3、5、(7)、11、13、17 为质数数列;
中间部分:5、7、(11)、13、17、19 为质数数列;
右侧部分:6、12、(18)、24、30、36 为等差数列;
因此原数列未知项为711.18,故选择A选项。
备注:机械划分后看作交叉数列,指将处于同一位置上的数字看作一个子列,判断该子列的规律,逐个推出未知项在相应位置上的数字。
来源 200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26题
考点 因数分解数列
解析

来源 200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43题
考点 行程问题
解析
根据已知,10公里的路程骑车比步行省1小时40分(100分钟)。甲骑车后比全程步行省了5小时(前段路程是步行,没有节省),也就是300分钟,说明甲后来骑车了3×10=30公里。从A到B的路程总共是10+30=40公里。全程骑车共需要300-100=200分钟=10/3 小时 ,所以骑车速度=40/(10/3)=12 公里/小时,故正确答案为A。
来源 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A类)第26题
考点 几何问题
解析
一个正方体内切球的半径是正方体棱长的一半。设正方体棱长为2,则其内切球的半径为1,正方体的表面积为2×2×6=24,内切球的表面积为4×π×1×1=4π,则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其内切球的表面积之比为24/4π=6/π,故正确答案为C。
公式:球体表面积=4×π×半径的平方
来源 2005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社招)第11题
考点 倍数约数问题
解析
根据题意,设被除数是M,除数是N,M=8N,M-N=2345=7N,解得N=335,两数之和M+N=9N=3015,故正确答案为C。
秒杀技
两个数的差为奇数,则和必为奇数,据此排除选项B、D;两数相除商为8,则两数和必为9的倍数,据此排除A。故正确答案为C。
来源 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9题
考点 行程问题
解析
两人第一次相遇用时25分钟,甲达到B点用时20分钟,乙走同样的路程用时25分钟,故甲、乙两人速度之比为5:4,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用时40分钟,两人总路程是环湖一周,设乙的速度为X,则总路程为(5X+4X)×40=360X,乙环湖一周需要360X÷4X=90分钟。故正确答案为C。
来源 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40题
考点 递推数列
解析
原数列为三倍递推数列。
数列中相邻两项,前项的3倍加上4等于后项,所以未知项为79×3+4=241。故正确答案为B。
来源 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59题
考点 统筹规划问题
解析
第一步,在天平左侧放入30克砝码,然后将300克味精分别放入左右两侧使天平平衡,此时左侧有味精330÷2-30=135克;第二步,用5克和30克砝码称出135克中的35克,则此时还剩100克;第三步,利用称出的100克味精当作砝码再称出100克,此时已将300克味精分成3等份,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