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XML地图 最新文章
国考 | 北京 | 天津 | 山东 | 河北 | 湖北 | 广东 | 江苏 | 福建 | 四川
上海 | 重庆 | 山西 | 河南 | 湖南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辽宁 | 内蒙古
广西 | 浙江 | 江西 | 贵州 | 海南 | 安徽 | 新疆 | 青海 | 吉林 | 深圳 | 黑龙江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答题技巧宝典 > 常识判断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 类比推理 定义判断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行测题库 行测真题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认识论

发布时间:2015-10-03 15:41:44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某些学者认为认识论与知识论是同一事物)。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申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于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

  认识的过程与方法

  1、认识的辩证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第一过程(第一次飞跃):客观事物的反映

  (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认识第二过程:人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认识的提升

  2、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和演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2)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3)抽象和具体(概括和具体);(4)历史和逻辑(思维方式)

  认识的真理性(判断是否经过实践的检验和是否符合实际)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探寻规律)

  学完考点必做通关特训题库: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项特训题库

Copyright (C) 2009-2014 Gwyzk.Com INC ◎ 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法律顾问:陈家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 鲁ICP备120157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