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答题技巧宝典 > 常识判断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 类比推理 定义判断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行测题库 行测真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判断:政治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3-07-29 12:25:01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判断:政治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具体内容:

  

\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哲学的党性。

  (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的根本观点是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并且认为这种或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当成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其局限性和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真正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3.物质观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