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答题技巧宝典 > 数量关系技巧 > 数学运算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 类比推理 定义判断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行测题库 行测真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量关系:特点点金

发布时间:2013-07-30 21:17:39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量关系:特点点金

  数字推理

  2,2,3,4,9,32,( ) 【2010年4月25日公务员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

  A.129

  B.215

  C.257

  D.283

  【答案解析】2×2-1=3,2×3-2=4,3×4-3=9,4×9-4=32,9×32-5=(283)。所以选择D。

  数学运算

  1.工程类题

  例1、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甲需要16小时,乙需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次1小时,那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2010年4月25日公务员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9】

  A.13小时40分钟

  B.13小时45分钟

  C.13小时50分钟

  D.14小时

  【答案】B。

  【答案解析】设总工程量为48,则甲的效率是3,乙的效率是4,甲、乙各做一小时的工作量为3+4=7,轮6次,即12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42,第13小时甲完成3,此时完成的总工程量为45,剩余的工作量3乙只需3/4小时,所以完成这项工作总时间是13小时45分钟。

  【注】下面附上往年真题,解题思路和本题相同。

  例2、完成某项工程,甲单独工作需要18小时,乙需要24小时,丙需要30小时。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当工程完工时,乙总共干了( ) 【2005年广东、2008山东、2009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A.8小时

  B.7小时44分钟

  C.7小时

  D.6小时48分钟

  【答案】B。

  2.行程类题

  例3、一列队伍沿直线匀速前进,某时刻一传令兵从队尾出发,匀速向队首前进传送命令,他到达队首后马上以原速返回,当他返回队尾时,队伍行进的距离正好与整列队伍的长度相等。问传令兵从出发到最后到达队尾所行走的整个路程是队伍长度的多少倍?【2010年4月25日公务员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5】

  A.1.5

  B.2

  C.1+

  D.1+

  【答案】C。

  【答案解析】设队伍长度为1,队伍行走的速度为a,传令兵的速度为b,传令兵从出发到到达队尾的时间为t,所求量为bt/1=bt,则由题意,有下列方程:

  ,将代入,得到解得。故选C。

  【注】本题虽然是常见题型,但是整个题干中没有一个数字,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文字得到抽象的数学关系式,并合理的设未知量,再合理的解未知量,难度较大。

  3.概率类题

  例4、甲乙两人相约见面,并约定第一人到达后,等15分钟不见第二人来就可以离去。假设他们都在10点至10点半的任一时间来到见面地点,则两人能见面的概率有多大?【2010年4月25日公务员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0】

  A.37.5%

  B.50%

  C.62.5%

  D.75%

  【答案】D。

  【答案解析】假设甲在0-30分钟之内第x分钟到达,乙在0-30分钟之内第y分钟到达,两人若能见面,必须有,这个式子所表示的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而两人可能到达的时间区域为图中大正方形。从图中很容易看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大正方形面积的比为3/4,所以两人能见面的概率为75%。

  

1.jpg

 

  4.构造类题

  例5、254个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单位,任意两个单位的志愿者人数之和不少于20人,且任意两个单位志愿者的人数不同,问这些志愿者所属的单位数最多有几个? 【2010年4月25日公务员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3】

  A.17

  B.15

  C.14

  D.12

  【答案】B。

  【答案解析】因为任意两个单位的志愿者人数之和不少于20,所以不可能有两个单位的人数均低于11,为了保证单位数尽可能的多,则每个单位的人数应尽可能的接近且尽可能的小,依照此原则构造出9,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这15个数,即最多有15个单位。所以选B。

相关链接: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基本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