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答题技巧宝典 > 判断推理技巧 > 逻辑判断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 类比推理 定义判断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行测题库 行测真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演绎推理:真题解析[5]

发布时间:2013-08-10 10:34:45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演绎推理:真题解析[5]

  57、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曾经投入巨资扩大移动通讯服务覆盖区,结果当年用户增加了25%,但是总利润却下降了10%。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国移动新增用户的消费总额相对较低

  B.中国移动话费大幅度下降了

  C.中国移动当年的管理出了问题

  D.中国移动为扩大市场投入的资金过多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给出通讯公司扩大移动服务范围,用户增加了25%,那么为什么利润还下降了呢?从选项出发,可以用排除法解决此问题,A说新增用户消费总额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老用户消费多的话,总利润也不会下降,所以可以排除掉;B项说中国移动话费大幅度下降了,但是如果老用户很多,新增用户也会很多,而成本如果很低的话,仍可能赢利。C项说管理出了问题,也可能使总利润下降,但是不会是最根本原因。D说为扩大市场投入资金过多,那么最可能导致成本过高,而使总利润降低。所以选择D。

  58、下面是济南、郑州、合肥、南京四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已知四城市有三种天气情况,济南和合肥的天气相同。郑州和南京当天没有雨。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A.济南小雨 B.郑州多云 C.合肥晴 D.南京晴

  正确答案:C

  解析:从选项出发,利用矛盾关系来解题,根据选项可知四城市天气有三种情况:小雨、多云、晴。由“郑州和南京没有雨”可知郑州和南京两地必定是多云、晴。因此济南和合肥应是小雨。故不正确的推断为C项。

  60、某国经济以农业为主,2001年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国际有关组织号召各国人民向该国伸出援助之手。下面最可能的推断是:

  A.该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B.该国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

  C.该国国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D.该国的经济受气候影响大

  正确答案:

  解析:从本题题干内容可以初步判断,该国经济是农业为主,农业是最容易受气候影响的,我们可以初步认为D有可能是正确的推断;再看其他选项,A既然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那么说农业生产力水平低是不能确定的,可以排除掉;B既然国际组织号召人们向该国援助,那么说它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也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掉;C项似乎不好判断,有一定迷惑性,但是我们从题干的意思里却不能确定该国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否低,既然不能判断,再比较D选项,那么我们最后可以确定D为答案。

  62、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推理的有效形式是肯定前件,就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得出否定得前件;肯定后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前件。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可以逐个判断选项。A属于肯定后件推出肯定的前件,不符合规律,所以排除;B属于否定前件也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C属于否定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D属于否定后件,但不能得出肯定的前件,可以排除;这样得到正确的答案为C。

  64、一天晚上,某商店被盗。公安机关通过侦查,得出如下判断:(1)盗窃者或是甲,或是乙;(2)如果甲是盗窃者,那么作案时间就不在零点之前;(3)零点时该商店的灯光灭了,而此时甲已经回家;(4)如果乙的供述不属实,那么作案时间就在零点之前;(5)只有零点时该商店的灯光未灭,乙的供述才属实,由此可以推出本案的盗窃者是:

  A.甲 B.乙 C.甲或者乙 D.甲和乙

  正确答案:B

  解析:这个题可以从题干给出的5个限制条件来判断。题干中条件3和5有矛盾,从这里入手推导,5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可以得出否定的后件,因为3说零点时商店灯灭了,所以可以得出乙供述的不属实。这样从4可以得出,作案时间在零点之前,那么此结论和条件2矛盾,条件2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否定了后件就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甲不是盗窃者,这样既然1说了盗窃者是甲或乙,二者必居其一,那么只有乙是盗窃者了。所以得出正确答案B。

  以下为200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B类)的演绎推理部分的真题。

  62.某珠宝店被盗,警方已发现如下线索:

  (1)甲、乙、丙三人至少有一个人是罪犯

  (2)如果甲是罪犯,则乙一定是同案犯

  (3)盗窃发生时,乙正在咖啡店喝咖啡。可见

  A.甲是罪犯 B.甲、乙都是罪犯

  C.甲、乙、丙都是罪犯 D.丙是罪犯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从题干出发,采用排除法,通过(3)可以知道乙不是罪犯,那么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可以得到否定的前件,所以甲也不是,由于至少一个是罪犯,所以丙是罪犯,选择D。

  64.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减轻农民负担,就是要保护和调动农民积 极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注意保护农民利益,随意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和进行各类集资摊派,必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所以:

  A.要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就要增加农民负担

  B.发展经济与减轻农民负担两者并不矛盾

  C.不减轻农民负担,将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

  D.农民负担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给出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所以采取排除法,A肯定后件不能得到肯定的前件,所以排除掉;B项否定后件得到否定的前件,符合,所以可以直接推理出来;C项与题干相矛盾,排除掉;D项都否定前件得到否定后件,不符合,排除掉。所以选择B。

  68.经公安机关讯问,已知下列判断为真: (1)若甲和乙都是杀人犯,则丙是无罪的; (2) 丙有罪,并且丁的陈述正确;(3)只有丁的陈述不正确,乙才不是杀人犯。由此可以推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甲、丙是杀人犯

  B.丙、丁是杀人犯

  C.甲不是杀人犯,乙是杀人犯

  D.甲是杀人犯,乙不是杀人犯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2),可以得到对(1)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得到否定的前件,得到并非甲和乙都是杀人犯;对于(3)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否定前件得到否定的后件,所以乙是杀人犯,所以选择C。

  70.下列推理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只有启开(开启)电源开关,日光灯才亮,这盏日光灯不亮,所以没有启开(开启)电源开关

  B.只有意思表示真实的行为,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张、王二人的借贷行为是意思表示真实的行为,所以,他们之间的借贷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C.如果黄某是本案作案人,那么他就具有作案工具;如果黄某是本案作案人,那么他就有作案时间。黄某既不具有作案工具,也没有作案时间,所以,黄某不是本案作案人

  D.作案人是熟悉现场情况的人;这个公司的人是熟悉现场情况的人,所以,这个公司的人是作案人

  正确答案:C

  解析:A、B项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律,否定后件不能得到否定的前件;肯定前件也不能得到肯定后件,所以排除AB;D项不符合三段论的推理有效形式,排除掉;C项中的后一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两者是等价的,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