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用“信息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
信息,就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公益。
上世纪八十年代,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断言,第三次浪潮文明最基本的原料就是信息加上想象力,而今已被现实所印证。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进程都在表明,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现在与未来。商业如此,公共治理如此,而像脱贫攻坚这样的社会事业,同样遵此规律。
10月17日,是第7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各地都在举行扶贫日相关活动。这些活动,总结扶贫经验,也是在为2020年最后的脱贫攻坚加油鼓劲。而当我们回顾今日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时,也可以发现:信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精准扶贫的脱贫政策,除了因地制宜、靶向施策之外,还将产业扶贫置于重要位置。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信息赋能:通过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普惠,让贫困地区人口跨越信息鸿沟,掌握更多发展技能与曝光渠道,加速脱贫。而显然,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诸多互联网平台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主动作为。
以字节跳动为例,近年来,字节跳动借助其信息分发优势,通过旗下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以信息普惠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众所周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平”,但一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着信息鸿沟,这也成了脱贫攻坚的掣肘。这主要是由于,贫困群体互联网素质普遍相对更低,无法将互联网平台与海量信息,转化为真正的发展优势,从而使脱贫攻坚少了一个重要路径。
如果互联网平台以信息普惠的方式,主动介入脱贫攻坚,将先进的脱贫理念与技术传授给贫困地区人口,就可以训练他们利用互联网脱贫造血的技能。而且,平台本身就是流量渠道,若能充分利用,可以为他们吸引游客,售卖产品,助力地方脱贫致富。
譬如,字节跳动发起的“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基于抖音,为拥有美好风景的贫困县,综合提供流量倾斜、产品扶持、人才培训、站内认证等全套方案,帮助很多贫困县打造了不少知名的文旅产业名片。一些贫困县被扶持之后,地方风景在平台得到广泛传播,吸引了游客,也带动了地方旅游产业的增长。
而“山货上头条”这样的项目,通过今日头条帮助贫困县农产品拓宽了流通渠道,打响了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额,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增收。
这种信息扶贫的实践,为脱贫攻坚带来了不一样的可能,也诠释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信息,就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公益。而信息扶贫的背后,又隐含着一种深刻的技术逻辑:人类历史上很多事业,一旦有某种先进技术的介入,就会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互联网平台的信息扶贫,实质上就是一种技术赋能,其显而易见的技术催化效能,也诠释了那句“时代创造技术,技术也创造时代”的经典格言。
实现全面脱贫,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念兹在兹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即将照进现实,足以令人激动不已。而作为中国扶贫事业的某种成功经验与方法,信息扶贫值得珍视。这或许也可以复制于其他领域,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带来某种启示。毕竟,互联网时代,信息就是最好的发展原料之一。
本文内容转载自 新华网-新华网评,供参加申论考试的同学学习申论写作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