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网评:将“人民至上”镌刻灵魂深处

复兴时评  2020-10-15 10:37:24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在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

  我们党一路走来,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战胜了前进路上的困难,同时也厚植了彼此的深厚情感,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加牢固。对每名党员干部来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摆正自身的位置,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前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人民放心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辛劳看淡些、个人身份看低些、个人得失看轻些,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外化于形。

  当好助民追梦的奋进者,把个人辛劳看淡些。过去,人民群众梦想着温饱与安定,推动我们党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如今,人民群众又渴望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河水、吃上安全食品,对国家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新的愿望和想法,指明了党员干部奋斗方向,要通过落实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控污染总量、压缩存量,推动“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要通过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加大处罚力度,提振全民的食品安全信心。其中,需要广大干部转变“官念”,在基层一线深耕,还要有动真碰硬的勇气,不辞辛劳抓落实,才能让群众的梦想早日照进现实。

  当好集智纳谏的倾听者,把个人身份看低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一个多么优秀的政党,其智慧和力量都是有限的,必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才能增强干事创业战斗力。广大基层干部要杜绝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心态,不要以为群众文化低,其实群众啥都懂;不要以为群众意见含金量少,关键时刻却能起作用。要主动俯下身子,把自己低看三分,视群众为老师,摆正求教心态,端正学生角色,不厌其烦虚心听取群众的“大白话”,甚至是唠叨批评,抓住关键牢牢记在心上,并认真反思改进不足。如果总是摆出一幅“发号施令”的官架子,听不进群众话,势必会成为“聋子”“瞎子”,逐渐脱离群众而失去群众。

  当好为民解忧的忠实者,把个人得失看轻些。竭尽所能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既是为民服务的底线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落脚点。群众事,无小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烦忧,也会影响到群众心情,透支家庭幸福感,搁置久了就会成“老大难”。或许,有时需要干部亲自走一趟,还会耽搁其它事情,甚至出钱还出力,付出的代价大,但只有保持“马上就办、一刻不停”,才能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让群众少受煎熬,少损失利益,少对政府产生质疑。尤其是当前脱贫攻坚领域,贫困群众的烦忧影响到全面小康成色,要求干部把群众利益看重些、个人得失看轻点,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的中心地位。

本文内容转载自 央视网-复兴网评,供参加申论考试的同学学习申论写作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申论》通关特训题库
模块 考点
归纳概括
解决问题
综合分析
公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