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02期半月评论:让躺平者能奋进、奋斗者有舞台

半月评论  2022-11-19 17:45:40

  一段时间以来,“躺平学”持续引发社会对年轻人生活状态的激烈讨论与碰撞。

  人应该怎样度过一生?不同的人、不同的出身、同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这个向题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支持者认为,“躺平”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状态,低欲望、低消费,是对无意义“内卷”不合理工作制度和高房价等的无声反抗;而反对者则痛心疾首,认为“躺平”就是啃老、不思进取,试图以个人未来的发展和青年应担负的责任等,说服青年人重新“站起来”。

  似乎谁也没能说服谁。没能达成共识的背后,支持“躺平学”的年轻人与“对方辩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误解。其实,只要能向着对方的站位迈一步,双方的讨论就不会止步于无效的自说自话。

  谁的青春不迷茫?更何况,高房价、“996”“鸡娃”等令不少年轻人望而生畏。那些奋斗后受挫的年轻人,将“躺平”作为自嘲的保护色,寻求一个小小的宣泄出口,他们不希望这片小天地被洒上陈年“鸡血”,完全可以理解。但稍事休整,并不妨碍年轻人心怀期待,继续出发。

  谁的青春不奋斗?那些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走上一线的年轻医护人员、基层志愿者,那些在人造太阳、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领域奋战的“80后”“90后”,那些用心经营自己事业和生活、追求点滴美好的年轻人……在现实社会中,处处都能见到他们充满活力奋斗的样子。

  有人说,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拥有全世界最不可能“躺平”的年轻人。事实上,多少人在社交平台写下“躺平”的宣言,第二天又准时被闹钟叫醒,继续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打拼。

  “躺平学”支持者众,并不是年轻人一时兴起的离经叛道,类似的表达在网络上一直存在,“佛系”“淡定”等,都是“躺平”的近亲。这些网络文化更多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心态和情绪。

  事实上,真正“躺平”的并不是疲惫的年轻人,而是那些不断创造畸形工作文化的企业,那些不断挤占人们生活空间的垄断巨头,那些怠于技术创新而只善于用大数据收割用户的平台。他们懒于在技术的无人区创新突破,只沉迷于“躺赢”,用简单的算法侵占更多人的时间和利益。

  争论之后,批评者和社会应更多了解“躺平”背后传递的困惑和焦虑,直面他们的关切和期待,并寻找解决之道,这才是当下需要破解的命题。

  “躺平学”支持者,也不妨向前一步,读懂那些曾经艰辛奋斗、最终打拼出一片天地的前辈们,他们只是想把历经岁月沉淀的收获和经验传递下去,让年轻人有机会看到更远的风景,让优秀的潜能不被白白浪费。

  “躺平”和奋斗,其实只在一线之间。让年轻人看得到上升的空间、看得清前进的方向、看得出努力的意义,让每一位劳动者得到应有的尊重,是“躺平”者的愿景,也应是社会对年轻人应作出的回应和改变。

  一个文明开放的社会里,追逐月亮值得钦佩,珍惜六便士也应该被理解。为勇攀高峰、肯打拼的人提供坦荡的通途,让用心经营生活和事业的人不会灰心失意,是一个美好时代应有的面貌。

  让“躺平者”能奋进,让奋斗者收获一方舞台。这个社会要容得下年轻人一张小憩的床,更要有让他们神采奕奕再出发的高速公路。

本文内容转载自 半月谈,供参加申论考试的同学学习申论写作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申论》通关特训题库
模块 考点
归纳概括
解决问题
综合分析
公文写作
躺平,奋斗 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