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网评:甘愿被“围猎”的官员必须一查到底
当官戒不清,掌权戒不廉,办事戒不公,做人戒不检。这是为官者应该坚决守好的“四戒”。
然而有少数官员就是“心无所戒”。6月25日晚间,江西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了“江西省能源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良仕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的消息。通报称,李良仕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违反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红包礼金;违反生活纪律,与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从通报看,什么戒不清,戒不廉,戒不公,戒不检,统统被李良仕抛到九霄云外了。心中有戒,则不逾矩;心中无戒,则必逾矩。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李良仕不仅丧失了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热衷于吃喝玩乐,扭曲选人用人政治导向,还破坏所任职的国有企业政治生态,长期与不法商人勾结,甘愿被“围猎”,进行利益输送和利益交换。李良仕的所作所为,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并涉嫌职务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
有媒体爆料显示,对李良仕的处置可谓是深得人心、大快人心。就在李良仕落马之初,2018年4月2日,就有群众来到其曾经工作过的单位门前燃放鞭炮并拉起“大快人心,抓了李良仕”的横幅,庆祝其落马。可见其对当地政治生态的破坏影响之深。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各级党委、纪委一再告诫干部和党员要严格自律,秉公用权,谨防被利益集团“围猎”,但身为公司党委书记的李良仕却甘愿被“围猎”。而当一个人一旦有了主观上的“甘愿”,便会主动暴露自己的喜好、贪欲,坐等“围猎者”投其所好,坐等“糖衣炮弹”一波波来袭。于是,手握大权、“热衷吃喝玩乐”、“沉溺女色”的国企老总就这样炼成了。
如果说被“围猎”是被动的,那么甘于被“围猎”则具主动性;如果说被“围猎”是客观存在,那么甘于被“围猎”则完全是主观故意。明知不可为却非要为,一步一步成为领导干部,在党纪国法的三令五申之下,明明具备防腐拒变的“武功”,却要自废武功,明知贪腐是一条不归路,却要自掘坟墓,自甘堕落,李良仕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围猎官员”的新闻我们见的比较多了。但就一些案例来说,并非“围猎者”有多高明,而是官员太好“围猎”。如重庆市涪陵区公路局原退休人员管理科科长杨德金,因沉迷酒精被有心人盯上,利用手中的职权大开绿灯,多次受贿,给对方的工程加大收方量、增加隐蔽工程、虚增工程款。再如江西省萍乡市政协原副主席曹光亮,在心中明知“牌友”们企图的情况下,甘愿在牌桌上被“围猎”,为商人“牌友”办事,干损公肥私的事情。为了方便打牌,他甚至在区里安排的宿舍里买了自动麻将桌。“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没有守住底线,没有守住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线,没有守住党纪国法的底线。”这是曹光亮在忏悔书中给自己总结的人生警语。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围猎”和甘于被“围猎”交织等问题依然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因此,必须要高度警惕干部甘于被“围堵”现象。党员、干部必须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对于那些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明知故犯者,必须要严肃追究、一查到底。(特约评论员 向往神鹰)
本文内容转载自 央视网-复兴网评,供参加申论考试的同学学习申论写作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