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网评:“一带一路”让千年古都焕发蓬勃生机

复兴时评  2020-04-18 18:03:19

11月14日,参加活动的外籍学者在西安参观。(图片来源:中国网)

11月14日,参加活动的外籍学者在西安参观。(图片来源:中国网)

2018年11月14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评论工作局指导,光明网主办,陕西省委网信办、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一带一路’这五年”中外学者交流活动在陕西省西安市拉开帷幕。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地衔接起来。五年来,“一带一路”从愿景化为现实,在广袤大地落地生根,进入加快落实快车道。

架起沟通桥梁,让“中国制造”走出去。新筑车站开行国际货运班列,就是将西安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助力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引领区域大物流格局优化。2013年11月28日,新筑车站开出首趟西安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货运班列。自此,中欧班列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2018年以来,更是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今年1-7月份,陕西省共开行中欧中亚班列658列,全年开行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从疏到密,从少到多,从去到回,从内到外,新筑车站用实际行动让“中国制造”走出去,搭建起中国和欧亚国家产能合作的桥梁,情系“一带一路”,为“中国梦”添彩。

互联互通,中欧班列大有可为。目前,陕西中欧班列已经逐渐成长为全国开行频次最稳定、线路最密集、重载率最高的班列。长安再现千年古都的繁华盛景,也再一次打开了“对外开放”新名片。依托中欧班列这一开放大通道,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贸易交流合作。比如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就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打造海外粮仓,实现中外粮食的快速对接和有效流通,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大受益者。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中欧班列红红火火的背后,是“一带一路”倡议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仍以“中欧班列”为例,其从无到有,为沿线国家的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以此为缩影,五年来,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推进,参与共建的众多国家政策协调不断加强,重大经贸项目加快实施,基础设施联通网络正在形成,产业和金融合作稳步推进,各国民间往来更加密切,为各国人民带来了福祉。

“一带一路”作为改善全球治理的新抓手,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彰显中国的大国责任,为各沿线国家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早日走出低增长格局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方案。在“一带一路”五周年之际,我们期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相关国家和地区能够加强政策战略对接,互联互通务实合作进一步加强,开创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央视网评论员 李雪菲)

本文内容转载自 央视网-复兴网评,供参加申论考试的同学学习申论写作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申论》通关特训题库
模块 考点
归纳概括
解决问题
综合分析
公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