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申论命题招式三

发布时间:2011-03-10 17:25:30 来源: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浏览数:0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应对考试,犹如同高手过招,必须擅长“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申论考试的命题也是有招式可循的,掌握了这些招式,就定能克敌制胜。归纳十年申论真题,命题招式主要有六招:

    命题招式三 建设性开放命题模式

    所谓建设性命题指的是根据所给阅读资料,提出一个不是很全面、或者说不尽合理的答案或建议,要求考生对该建议,对策做出分析和评价,指出其不足之处,有的题目还要求是提出补充意见。这类题型一般要求考生具备辩证的思维,能够全面的看待、分析问题。这是近几年来常考的一种题型。以真题为例:

    2005年中央申论第一题就是: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

    2006年中央申论第二题:在线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对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数应在400字的篇幅内。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答,否则扣分。(30分)

    2009年中央申论第三题:1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他进行分析,并提出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以09年申论第三题第一小问为例,这个题主要考的是内地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利弊。因此答题时,首先,要指出内地省区提出这个口号,也是为了尽快发展本地经济,这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值得肯定但是,在具体的发展方式上,要看到弊端,即这个口号显然没有得到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精髓。要知道,生搬硬套往往是行不通的。而且,目前沿海模式已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盲目学习,实非明智之举当然,沿海地区的模式也有许多优秀的经验。比如解放思想激发社会活力,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等等,内地省区在谋求发展时都应好好学习借鉴。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申论考试的主要考查目标,就是考查应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辩证思维能力是上述诸能力的重要前提,具有较深层次的内涵。近二、三年的申论考试,注重对考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不只是中央具有这一特点,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题目同样也体现出这种规律。

    例如: 2006年考试(社招)申论试题第三题要求,归纳出给定资料中探讨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几对矛盾;第四题要求,以政府有关部门公务员的身份,就上题中的某一对矛盾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另外,各省的申论试题中也开始注重对辩证思维能力考查。如2005年辽宁省申论考试第一题要求,根据给定资料,概述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问题所争论的焦点;第三题要求,以“公平与效率——从个人所得税改革说起”为题,就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写一篇文章。再如:2006年山东省申论试卷第四题要求,对给定资料中包含的“使人们无担忧地维护社会正义”多种举措中体现出的两种不同理念,分别加以简述;2006年浙江省申论试卷第二题要求,对给定资料中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两种不同倾向性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自己的看法;2007年天津市申论试卷第二题要求,论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

  为了让参加的学员有更充足的时间备考,“”全面热招中:全程视频授课,专家24小时答疑,学员自付费之日起可不限时间、次数重复点播学习,直到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课程名称收费标准课时老师试听购买
100元/门10课时
150元/门12课时/

相关推荐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