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考试,其特殊在于它不像其他的考试那样,可以在学校专心的学习,然后考试;也不像一般的证书考试那样,可以在考后得到一个本子。公务员考试,它考的不全是书本上的死东西,它考的是一种能力,一种模拟行政的能力。而其中的申论考试,实际上是对考生作为一位受过高等教育、长期使用汉语普通话作为母语的中国人正确、恰当和合乎场景地使用语言能力的检测。
从小学开始,我们的语文课就是在概括段落大意、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度过的。按照常理,申论考试应该是一门普通,甚至并不难的考试。但是,我们从考生的试卷中可以知道,申论考试的分数,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平均分从来没有超过60分的。更为严重的是,参加公务员考试阅卷的老师们,一谈起申论答题情况,往往啼笑皆非,因为考生在考卷中暴露出的语言缺陷极为严重,个别考生除了事先准备的“模板”语句畅通外甚至都无法准确地表达出一段有逻辑、有水平的通畅句子。为什么?
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原因有如下两点:
1、 因为考生日常所受的学校教育对汉语言文字教育的轻视,特别是理科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可谓微乎其微。语言的魅力,不仅仅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它还是我们思维的基础。语言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思维能力的强弱。而一个连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语言符号都无法恰当运用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开展复杂的思维活动的。
2、 因为考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申论考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申论考试,对于考生来说,不仅关系到能不能考出一个好的成绩,而且,也关系到考生将来进入公务员队伍后,能不能经过检验、把握住机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机关干部。机关事务,千头万绪,人事关系,错综复杂,那种“生活就是要简单些才好”的人生观,注定是要在机关工作中遭到严重打击的。
因此,如果我们在平时训练申论的时候,能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申论考试将不仅仅是一场考试,它还附带了特有的另类作用:
1、 是弥补传统学校教育的不足。如果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学会怎么恰当地使用汉语文字,没有理解汉语文字所具有的特殊的内涵,那么在申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尽量的为弥补上述的缺憾。
2、 通过语言训练,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全面、复杂、深刻。申论的写作,要求我们不但知道怎么归纳概括资料的内容、问题,它还要求我们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难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全面地看待问题、深刻地理解问题以及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3、 培养了自己的文字敏感能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将大大增强。申论写作,不可置疑地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也锻炼了自己应对突发问题时的敏锐性。因为,在考试中,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答题,思维一定要敏锐,看待问题也一定要全面,但是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还要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会大大增强。
这里,申论考试就不仅是一场考试了,笔者倒是希望,每一个立志于人生成功的年轻人,都去学一学、考一考申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