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前必背:文化建设原创范文系列

发布时间:2013-09-05 10:36:32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前必背:文化建设原创范文系列

  论对待财富几个错误观念

  --兼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辩证关系

  什么事真正的财富?如何对待财富?对此,东西方文化都不乏经典论述。中国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操守,西方有“在巨财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的洒脱。这些经典的财富观都影响至深。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过于高调。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一味的唱高调和唯利是图都不是我们的选择,厘清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关系才是关键。

  --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获得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

  追求精神财富并不必然以充足的物质为基础。很多人认为经济是基础,物质是基础,先有物质后有精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极端、片面的理解。马克思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恰恰是马克思这个穷光蛋创造巨大精神财富,而那些家产万贯的资本家不过是历史尘埃。很多人追求赚钱,赚更多钱。赚到钱之后呢?

  当今中国不缺钱,但精神财富的缺失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个人、社会的发展。我们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和创造要分秒必争了。要引导各种收入状况的人,发动各个行业参与到精神文化的创造中来。要形成全社会良好创造精神财富的良好环境和风气。

  --精神和物质财富之间没有必然的高低贵贱之分。

  中国文化中有重农抑商的传统。这个传统既体现了对劳动创造财富的尊重,但也不乏迂腐成分。一些人,尤其一些知识分子,看不起追求物质财富的人。商人言必称利,往往受到鄙视和嘲弄。我们现在社会中一些仇富现象,仇恨的往往都是商人。但商人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作用很大,司马迁就写过《货殖列传》记载了商人的功绩。

  我们要警惕财富观上的泛道德主义和唯精神论。不能轻视物质财富的作用,要给予创造者以正确评价。还要给人们创造物质财富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从而为大家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大力弘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优良传统,大力促进公平合理的财富分配。要坚决反对不劳而获和骄奢淫逸的错误财富观。

  --物质和精神财富之间没有绝对界限,能相互转化。

  有很多人只承认物质财富,认为精神财富是虚的,是一种自我安慰。但事实上,所有的物质财富最终都会指向精神。买名车、豪宅,主要不是因为要跑多快,或者人比较胖、需要睡大屋子,而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上优越感。其实,人的优越并不必然需要豪宅名车支撑。学问高深,道德高尚,社会认同度高都能使人卓越,积极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对待财富,我们既需要努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发扬“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精神,还要大力弘扬我党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作风。努力协调好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关系,使它们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

  走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道路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创意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日趋成熟,但是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刚刚起步。在这样的条件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盲目跟风。

  国外的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常常通过巨大的投资和商业炒作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远有《泰坦尼克号》、《指环王》,近有《阿凡达》、《2012》……。很多人眼红为什么我们就没有那么好的票房呢?我们就不能拍一部《阿不凡达》?这样的心态促使很多人在做产业的时候只注重炒作和投资,场面要大,背景要雄伟,明星要大牌……。与此同时我们却忽略了产品本身的内涵,使一些产品成立为单纯的获取感官的刺激,这样的刺激比起国外的很多作品效果有差得多。

  做好文化创意首先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我们的优势除了有良好的文化传统之外就是我们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我们的劣势则是我们缺乏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创意坚持走底蕴深、成本低、贴近百姓生活的路线。这样的路线不仅可以循序渐进的打开文化市场,同时也可以积累资金和技术的经验,为大制作的影片奠定良好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基础。不了解自己的优劣势,一味的去和别人比排场,是典型的拿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比,这种赔本的买卖我们不能做!

  要做好文化创意产业我们还要弄清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文化产品和其它产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有文化内涵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具有不同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中国人的一些价值观和西方人的价值观就存在很大的不同,适合西方人口味的东西中国老百姓不一定喜欢。要打开中国的文化市场,我们首先要对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要对我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进行学习。文化创意产品只有扎根在文化传统和习俗中在能够真正的获得百姓的认同,才能最大限度的打开文化创意的市场。以四大名着为例,三国、西游、红楼、水浒,无论拍多少遍都有很多人看。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民族的内在精神气质中了。我们并不是要让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来拍这些名着,只是希望文化创意作品尽量融入这些作品中的精神内涵。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我们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走出一条有符合中国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道路,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繁荣,为文化的多元化增添更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