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发布时间:2013-09-10 14:53:06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参考作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往往能力出众,成绩显著的人,容易被嫉妒,甚至受到打击、排斥。这种现象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无法回避,关键是正确看待它。

  (1)一个人虽然很优秀,但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应虚怀若谷,团结同事,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2)在用人方面,首先正视人言。傲才往往会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有道是,人言可畏。在生活和工作中要谦虚谨慎,特别是“秀于林”时更要保持低调。其次,对待别人要宽容,特别是他人有才华,成为“秀于林”的木时,少一些嫉妒和排斥,多一些包容、理解和支持,给人才创造宽松的环境。如果自己的同事能力出众,我绝不会嫉妒他,而是向他学习。如果有同事议论自己,不要斤斤计较,给予包容、宽容。

  (3)在工作中要敢于争先创优,不能因为怕枪打出头鸟,而不敢展示自己的才能,不敢创先争优。古人在这两句话后面还要求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章
各地国考 | 北京 | 天津 | 山东 | 河北 | 湖北 | 广东 | 江苏 | 福建 | 四川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辽宁 | 内蒙古 复习
考试上海 | 重庆 | 山西 | 河南 | 湖南 | 广西 | 浙江 | 江西 | 贵州 | 海南 | 安徽 | 新疆 | 青海 | 吉林 | 深圳 | 黑龙江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