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热点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就地高考难题

发布时间:2013-09-25 08:43:30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就地高考难题

  “就地高考”是个老话题,也是个难题。前不久,这个话题又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据媒体报道,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专家在内的15名公民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

  这份建议书提出,废止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将高考报名条件改为考生的学籍所在地,只要考生提供在当地接受完整高中教育的学籍证明,就可以在当地报考。此外,督促教育部尽快研究制定统一高考方案,在近年内实现全国统一高考;研究制定平等招生方案,促使部属高校不断降低本省市考生的录取指标比例,最终完全取消大学招生的地域歧视。

  如何破解“就地高考”难题?就此话题,本期《学堂》沙龙邀请了厦大教育研究院的硕士生与教授共同探讨。

  交锋

  政策制定需要协调好各方利益

  杨济连(厦大教育研究院硕士生)

  由于政治、历史等原因,我国地区发展存在着非均衡性、公共福利存在着非均等化。对“就地高考”问题而言,其诉求的目标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化和获取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化,其难以实施的关键在于不同的考生群体在分享高等教育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上有很大差别。

  在此差别背后,又体现着地方政府利益、教育行政部门利益、高等学校利益、本地户籍人口利益和外来人口利益等诸多现实利益的纠缠。因此,针对“就地高考”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像专家呼吁的“取消户籍限制”那么简单。

  15 名专家的联名呼吁和20多名随迁子女家长共同起草的 《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使得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以表达,但 “就地高考”一旦放开,流动人口子女将随迁就读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方的高校,这对流动人口的流向将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势必造成新一波的“迁移潮”,而这会削弱流入地各利益方的利益。

  如果不充分考虑各利益方的利益受损补偿,流入地必定会对此政策的实施施加巨大的阻力,而这一阻力也正是其实施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广泛听取各利益方的意见,让各利益方充分博弈,才能形成一项各方可接受的政策方案。

  户籍认定短期仍将保持主导地位

  胡丽(厦大教育研究院硕士生)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绝对数量不断上升,而高考依然坚持以户籍为主的高考报名资格认定,导致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和高考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针对这一弱势群体,就地高考的呼声越发强烈,但就可行性而言,仍有待商榷。

  我国高考一直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分省考试,采取户籍为主、辅以学籍的高考报名资格认定,而方案则改以学籍及其连续性为认定方式。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行的分省录取制度可以有效地维护区域均衡发展和国家稳定,户籍制度则是稳定生源、维护考试区域公平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和公信力,因此,户籍认定仍然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主导地位,学籍认定只能在极少数情况下适用。

  同样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之间的教育水平、教育资源、招生指标等必然存在差异,只要差异存在,就会有一些在教育资源相对紧缺地区的人想方设法让子女去教育资源更充分的地区,冲击区域公平而带来新的不公平,如果政策制度相对宽松,就地高考可能成为高考移民的新阵地。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子女直接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在当地的招生指标既定的情况下,他们势必会挤占名额,对流入地学生而言,将是一场关乎前途命运的指标争夺战。

  考生与投放名额进行合理匹配

  陈斌(厦大教育研究院硕士生)

  关于异地高考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录取名额的分配都不可能真正实现平均化,高考录取公平最基本的应该是高考考生与投放名额进行合理匹配。具体而言,就是将同一省的不同高中依据学校的师生比、生均经费、固定资产、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因素,将学校划分成A、B两种类型。其中A类学校是在师资、经费、设施、高考录取比例等各方面都享有丰富资源的学校,剩下的则均归为B类学校。在录取的过程中,A、B两类学校的考生统一录取,在此基础上对B类学校给予政策性照顾,即B类学校低于该省录取线的前10%的同学可以录取。

  就全国而言,教育部(中央)直属的高校应按当地高中阶段的入学人数进行合理匹配,即每个学校的录取名额=高一入学时总人数÷该年全国高一入学总人数,而一些地方性的院校则可以照顾当地的考生。

  无论何种形式的移民,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上一所好的大学。如果我们通过合理的分配录取名额,同时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措施弥补在教育资源处于弱势的省市区和学校,便可有效缓解户籍限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专家

  就地高考是治标而非治本之策

  郑若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就地高考”的呼吁不是一个新近出现的话题,高考录取的地域不公平更是一个在全国 “两会”上多年被一再重提的老话题。这一问题之所以至今未能解决,是因为存在诸多障碍,所关涉的也不仅仅是教育公平的问题,而是一个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教育资源、文化基础、就业流向、地方投入等多方面相关的复杂问题。

  在中国,很难找到一种令各方面、各群体都满意的高考招生方案,“就地高考”可能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升学问题,但也可能随之带来其他诸多矛盾或不满,它只是一个解决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治标而非治本之策。

  分省高考有一定的现实需求。这一改革的对错暂且不论。在目前分省录取体制下,即使实现全国统一高考,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就地参加高考也只是享受到就学与考试的便利,高考录取仍需回到户籍所在地进行,无法享受北京、上海等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地域的更大的录取机会,而这实际上是最为公众所关注的。

  重新回到全国统一高考并不能改变教育资源失衡这一问题的根源。由于这一根源,2002年之前实行全国统一高考时,地域间的高考录取机会不均问题早已存在。

  对于高考这样影响重大的大规模考试,只能在满足大多数人利益诉求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尽量弥补对少数人的不公平。鉴于目前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在各地招生指标分配失衡这一现实给公众带来刺眼的不公,教育主管部门的确应该如建议书所言,发挥更大的政策调控与监管力量,推动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在各地招生名额的调整进程。

  “就地高考” 如果实施,需要流入地政府的大力配合与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这一政策一旦放开,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就读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方的行为乃至对流动人口的务工流向等,都将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从而可能给流入地的教育、经济、就业及人口管理等都带来很大压力。当地政府与民众能否坦然接受这些陡增的压力值得怀疑。这可能会成为制约这一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

  此外,建议书中提到的在不损害流入地户籍学生教育机会的前提下,采取增量的办法给随迁人口子女分配招生指标,这固然可以减少流入地民众的顾虑,但在高等教育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随迁人口子女的招生指标,必然意味着减少其他地方学生的升学机会,从而可能带来新的不公的争议。

  因此,“就地高考”这一基于公平的理想政策要落实,还需解决来自各方利益群体的诸多矛盾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