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了望时评 > 2013年了望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2013年了望时评第2期:改革红利是最大的内需

发布时间:2013-10-05 16:54:40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问题在于,过去的城镇化发展并没有真正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那么在未来它又怎样能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回顾2012年的经济走势,总算能让人暂缓一口气,一些悲观预测的中国经济硬着陆没有出现。但是如果细看相关数据,可以预计2013年中国的经济之路未必轻松。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曾经拉动经济高增长的“投资+出口”动力已然减弱:2012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少增1.1个百分点;而1月至11月的出口总值为18499.1亿美元,增长7.3%。与之相较,消费增速显得格外耀眼,前三个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占到了55%,已经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这些数据述说的故事很简单:经济形势正在倒逼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3年经济工作时进一步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并且还特别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城镇化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发展的主轴之一就是城镇化: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迅速上升到2011年的51.27%;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19249个,此外还有1.8万多个乡集镇;至2011年末,城镇人口也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从静态数字上来看,我国城镇化率水平与70%的世界稳定城镇化水平相比差距明显,但是从动态角度来看,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并不慢。问题在于,过去的城镇化发展并没有真正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那么在未来它又怎样能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不少人士仍然将城镇化的红利着眼于通过投资拉动需求的能力。因为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势必推动包括住房在内的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建设,而这又将带动铁路、市政等多个行业投资的快速发展。

  过去数年来的发展模式证明,依靠“铁公基和地产”的旧城镇化模式,不仅造成资源型产业产能过剩、地方财政困难、透支国家的承载能力,还同时遭遇到资源、交通、环境和就业等多方面困难。这样的发展模式本身就不可持续。

  “新型城镇化”是目前热议的一个目标。

  何谓“新型城镇化”,目前还没有定论,更多人眼中的“新”无非在于城镇化人口增长拉动的消费能力。我国目前城镇化率虽已超过50%,但是农村户籍人口到2011年底仍然高达9.3亿;而我国的消费能力主要集中在城镇,城市消费占总体消费比重近70%。如果能够让大量的农村人口通过新型城镇化走向城市,势必会拉动消费,并刺激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社会化投资的增长,扩大内需。

  想法固然不错,如何实现仍然是个难题。因为以经济逻辑而言,消费只是表象,消费的增长只能是一系列内在经济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如果单纯因为从农村人变为城里人,就必须增加消费支出,那么城镇化只是一个城市赚钱的过程,而不是社会经济稳定增长的过程。

  我们通常将内需设定为几个变量:消费、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现如今企业新一轮固定资产更新意愿不高;全球的经济形势使得外需不振;地方财政的困难也造成政府支出捉襟见肘。这使得唯一能够指望的内需,似乎只剩下消费。

  殊不知,一个社会真正的内需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而并非几个简单变量叠加。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正是以往过度强调发展某些变量而导致的经济结构失衡,让未来的发展有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从根本上而言,最有潜力的内需是与生产结构相适应的内需,只有经济结构深层次的转变才能扩大内需,而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促成经济结构的转变。因此,市场化改革的红利是扩大内需的真正潜力。

  回望历史,体制改革是真正推动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年均9%以上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几项工作任务中,最重要的仍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只有将具体经济工作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才能彻底转变过去依赖“三驾马车”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也许增速并不快、但更为稳定的可持续增长轨道。

  从世界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来看,长期、可持续的平稳增长,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有效保证。

  2013年的中国经济转型,任重道远。

与“2013年了望时评第2期:改革红利是最大的内需”相关的内容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