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三)与答案之逻辑判断
据国家权威机构研究证实,当前市场上热销的某品牌保健食品并不含有提高人类身体机能、增强个体免疫力的成分。但调查结果表明,不少身体虚弱的人在购买服用了该品牌的保健食品一段时间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以下最有助于解释上述矛盾的一项是( )。
A. 保健食品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B. 许多身体健康的人在服用保健食品后体体质也增强了
C. 购买该品牌保健食品的人大多经济条件较好
D. 服用保健品的人在生活其他方面也开始注重健康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本题是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不少身体虚弱的人在购买服用了该品牌的保健食品一段时间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论据:市场上热销的某品牌保健食品并不含有提高人类身体机能、增强个体免疫力的成分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据与论点的因果关系矛盾,需要对论据进行补充,加强论证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D项说明服用保健品的人在生活其他方面也开始注重健康,即身体素质明显增高是另有他因,并非是保健食品的功效,很好地解释了矛盾。是答案。
A项作用的发挥具有滞后性说明保健食品还是有功效的,与论据冲突,不能加强论证;B项,身体健康的人体质是否增强,与论点中“身体虚弱的人”无关,属于无关选项;C项,是否买得起该保健食品与是否能增强人的体质无关,属于无关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D。
77
(单选题)
某公司研发了一种空调管理系统,通过对人流量的检测,系统自动启动,关闭空调,这个系统的应用,将使得办公场所的空调用电量大大节省。但这个系统推出几年来,购买的单位并不多,销售不理想。
以下最能够合理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 该空调管理系统受到许多城市家庭用户的欢迎
B. 该空调管理系统操作复杂,需配备专业人员才能运作
C. 市场上节能空调占主流,空调能耗较以往已大大降低
D. 许多单位的职工环保意识强,养成了出门关空调的习惯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本题为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这个系统推出几年来,购买的单位并不多,销售不理想
论据:这个系统的应用,将使得办公场所的空调用电量大大节省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据与论点的因果关系矛盾,需要对论据进行补充,加强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B项,该空调管理系统操作复杂,需配备专业人员才能运作,说明使用该系统需要添加额外的成本,最能解释上述矛盾现象。是答案。
A项,系统是否受到家庭客户欢迎,与单位客户是否购买无关,属于无关选项;C项,空调能耗是否降低,都需要节电,不能加强论点;D项,出门关空调可节省电量,但不能解释论点中销售不理想的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B。
78
(单选题)
相比于化工“污染地”、重金属“污染地”,化肥、农药、农膜带来的农地污染并没有那么触目惊心,但却具有量大、面广、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一些受污染严重的土地,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农地的“批量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农膜为例,由于塑料残余物在自然条件下可在土壤中残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降解,这些废膜的存在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养分转移。
根据以上表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化工和重金属的污染往往量不大、面不广、易发现、持续时间不长
②农膜残留通过阻碍土壤的水分补给和养分转移对农地产生影响
③农膜残留是当前农地“批量污染”中最为突出和严重的
④农地污染不能因其隐蔽性强等特点而在治理土地污染中被人们忽视
⑤化工和金属对土地的污染比农地污染更为严重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⑤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本题属于日常结论题型。
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一)农地污染具有量大、面广、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二)农地的“批量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农膜的存在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养分转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由(一)可知,题干没有提及化工和重金属的污染特点,故①错误;
由(三)可知,②正确,③错误,以农膜为例,无法知道农膜残留是否是最为突出和严重的;
由(二)可知,农地的“批量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④正确;
由(一)、(二)、(三)可知,题干没有对比化工、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和农地污染的程度,故⑤错误。
只有②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79
(单选题)
“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会有社会事业的进步。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所以社会事业的建设也会取得显著的成绩。”
与上述文字推理形式相同的是( )。
A. 社会主义民主和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体现。现在法制体系不断健全,因此民主得以保障
B. 效益与公平是矛盾统一体,没有公平很难取得更大的效益。某企业的效益提高了,因此,该企业也实现了分配公平
C. 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分工越细。现在社会化程度提高了,因此现在的社会化分工也更细了
D. 清正廉洁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一名作风正派、严于律己的领导干部就是合格的领导干部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关联词推导
解析
本题为关联词推导中的推出方式类似题型,需要逐一分析题干和选项的结构。
第一步:翻译题干
题干:-P(经济的快速发展)⇒-Q(社会事业的进步);P(经济的快速发展)⇒Q(社会事业的进步)。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
A项推理形式:Q(法制)⇒P(民主),Q⇒P,与题干不同;
B项推理形式:-P(公平)⇒-Q(效益提高),Q⇒P,与题干不同;
C项推理形式:P(社会化程度高)⇒Q(社会分工细),P⇒Q,与题干不同;
D项推理形式:-P(清正廉洁)⇒-Q(合格的领导干部),P⇒Q,与题干相同。
经比较与题干结构一样的是D项,故正确答案为D。
80
(单选题)
由于某市路边的报刊亭大多属于违章建筑,影响城市管理,而且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等问题,当地政府考虑拆除路边报刊亭,居民可以继续到当地超市、书店或专门的报刊销售点购买报刊、杂志。
以下有助于推动当地政府作出拆除路边报刊亭决定的信息不包括( )。
A. 不少路边的报刊亭存在贩卖非法出版物的问题
B. 当地超市、书店和专门的报刊销售点非常常见,随处可见
C. 路边报刊亭的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贩卖烟酒零食而非报刊
D. 数据显示,当地居民购买报刊、杂志主要还是通过邮局订购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削弱题型
解析
本题为削弱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政府考虑拆除路边报刊亭
论据:路边报刊亭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市民可以到当地超市、书店或专门的报刊销售点购买报刊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据与论点存在因果关系,需要削弱论据。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D项,通过邮局订购,与是否需要拆除报刊亭无关,属于无关选项,同样削弱了论据。是答案。
A和C项,说明路边报刊亭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加强论据;B项,说明市民可以到当地超市、书店或专门的报刊销售点购买报刊,加强论据。
故正确答案为D。
81
(单选题)
在我国的黄海和东海的海底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石油就是远古时大量陆地植物的遗骸生成的。这说明,远古时代,黄海和东海的大陆架是一片生长茂密植物的大平原。
以下能够支持上述结论的一项是( )。
A. 大陆架会随着地球地壳的移动而持续着缓慢但永不停息的变化
B. 川流不息的江河就像传送带,把陆地上的有机物质源源不断的运到大海中
C. 中东的海湾地区大多是广袤的沙漠,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D. 一般来讲,陆地上相近纬度的山区比平原地区的植被资源更加丰富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本题是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现在的黄海和东海的大陆架在远古时代是一片生长着茂密植物的大平原
论据:黄海和东海的海底底层中的石油是远古时大量陆地植物的遗骸生成的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强调陆地,论据强调海洋,范围不同,需要在二者之间搭桥,加强论证。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大陆架会随着地球地壳的移动而持续着缓慢但永不停息的变化,说明海洋可以由陆地转化而成,在二者之间搭桥,加强了论证,是答案。
B项,论据强调植物遗骸,选项强调有机物质,范围不一样,不能加强论证;C项,沙漠地区即陆地是否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都与海洋无关,属于无关选项;D项不同地形的植被资源是否存在差别,都与海底是否存在石油资源,没有必然联系,属于无关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A。
82
(单选题)
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因此,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应当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以下最能够支持上述主张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良传统面临将要失传的危机
B. 许多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本地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力度
C. 经过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D. 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显现出来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本题为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应当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论据: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据和论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需要加强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D项,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显现出来,所以需要大力弘扬,明显加强了论点。是答案。
A、B两项均强调保护,论点强调弘扬,范围不一样,不能加强论点;C项加强了论据,加强效果不如D项。
故正确答案为D。
83
(单选题)
为了让居者有其屋,某市筹措资金推进保障房建设。明年该市保障房建设将进入建成完工的高潮。目前,保障房申请资格如何界定引起市民的普遍关注。有人认为,保障房是政府筹资建设的,因此只能让本市居民购买。对于非本市户籍的人口,不应具有保障房申请资格。
以下最能够质疑这一观点的是( )。
A. 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财政外,还有大量商业性资本
B. 该市非户籍常住人口为政府财政上缴了大量税费
C. 该市户籍人口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非户籍人口
D. 该市的常住人口有一半以上为非户籍人口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削弱题型
解析
本题为削弱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非本市户籍的人口不应具有保障房申请资格
论据:保障房是该市政府筹资建设的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与论据存在因果关系,需要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B项,非户籍常住人口为政府财政上缴了大量税费,所以政府筹资包括非户籍人口的税费,说明非本市户籍人口也应具有保障房申请资格,削弱了论点,是答案。
A项,只说明资金还有大量的商业资本,但与非本市户籍无关;C项强调收入水平,论点强调户籍,范围不同,属于无关选项;D项强调非本市户籍比例高,论点强调只有本市户籍才能申请保障房,范围不同,属于无关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B。
84
(单选题)
据统计,自1901年起共有786位男性和44为女性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一男女比例为18:1。其中在经济学和物理学领域,几乎没有女性科学家获奖。据此,诺贝尔奖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一项是( )。
A. 能否获得诺贝尔奖不是衡量工作潜能的唯一标准
B. 女性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远远低于男性
C. 诺贝尔评审委员会中女性评委的人数不断提高
D. 其他的国际科学大奖也存在此类获奖者男女失调的现象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削弱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诺贝尔奖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
论据:获诺贝尔奖的女性比例少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本题论点和论据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B项,女性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远远低于男性,即获诺贝尔奖的女性比例少另有他因,并非是性别歧视,削弱了论点。是答案。
A项强调能否获得诺奖,论点强调性别,范围不同,属于无关选项;C项强调女性评委,题干强调女性获奖者,范围不同,不能削弱论点;D项强调其他奖项,论点强调诺贝尔奖,范围不同,属于无关选项,不能削弱论点。
故正确答案为B。
85
(单选题)
小周、小吴、小郑三人中,一个是工人,一个是农民,一个是知识分子。已知:小郑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小周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农民的年龄比小吴小。
根据以上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周是工人、小吴是知识分子、小郑是农民
B. 小周是知识分子、小吴是农民、小郑是工人
C. 小周是工人、小吴是农民、小郑是知识分子
D. 小周是知识分子、小吴是工人、小郑是农民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排列组合
解析
本题属于排列组合题。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为信息量最大对象,即农民。由“小周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农民的年龄比小吴小”可知,农民既不是小周,也不是小吴,所以小郑是农民。
第二步:将第一步结论代入题干
小郑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小郑的年龄比小吴小,可知小吴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农民,所以小吴是工人,则小周是知识分子。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