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资料分析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据初步测算,2006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259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经济总量继续列全国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6.9%,第三产业增长12.2%。与此同时,鲁、苏、浙、沪也稳定协调发展,其中山东、江苏赶超步伐不减,增速分别高广东0.6个和0.8个百分点。山东完成生产总值21846.71亿元,增长14.7%;江苏完成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增长14.9%;浙江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增长13.6%,分别列全国第二到第四位;上海完成生产总值10297亿元,增长12.0%。在四省一市中,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居中间。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718.57亿元,低于山东工业增加值(11122.76亿元),高于江苏工业增加值(10015.12亿元),鲁、粤、苏分列前三位。浙江工业增加值5655.05亿元,上海工业增加值4456.04亿元。广东工业增长18.3%,增速低于山东(23.6%)、江苏(21.4%)和浙江(17.1%),高于上海(13.4%)。
广东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58.34亿元,增长24.8%;山东实现利润2633.97亿元,增长21.7%;江苏实现利润1901.83亿元,增长37.4%;浙江实现利润1324.55亿元,增长20.6%;上海实现利润1086.7亿元,增长15.7%。
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16.89亿元,增长16.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52.58亿元,增长11.2%。山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714.86亿元,增长19.8%。江苏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473.69亿元,增长20.2%。浙江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28.03亿元,增长13.4%,上海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97.48亿元,增长9.8%。广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落后于江苏和山东,列总量第三位。
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理性,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34.34亿元,增长22.4%。江苏房地产投资1901.01亿元,增长23.0%。山东房地产开发投资1178.71亿元,增长21.0%。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1572.79亿元,增长8.0%。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1275.59亿元,增长2.3%。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低于江苏,增速较高。
86
(单选题)
2005年山东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为( )亿元。
A. 2633.79
B. 21846.71
C. 7274.51
D. 6955.35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6年山东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为87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则2005年山东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为8714.86÷(1+19.8%)≈8700÷1.2,直除可得答案的首位数字为7,所以正确答案为C。
标签
估算法 直除法 时间型陷阱
87
(单选题)
2006年广东省工业增速排在第( )位。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从文中的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广东工业增长18.3%,增速低于山东(23.6%)、江苏(21.4%)和浙江(17.1%),高于上海(13.4%)”可知,2006年广东工业产值增速只高于上海,排在第四位,故正确答案为C。
88
(单选题)
2005年广东省生产总值位列第一,高于第三位( )亿元。
A. 6552.58
B. 2633.97
C. 3575.36
D. 4005.46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5年广东省生产总值为25968.55/(1+14.1%)(亿元),第三位的江苏为21548.36/(1+14.9%)(亿元),观察两个式子,分母接近,直接分子相减约为4400,除以一个1.1多,答案应该接近4000左右,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估算法 时间型陷阱
89
(单选题)
2006年广东省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2005年( )。
A. 增加了约1个百分点
B. 降低了约1个百分点
C. 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
D. 降低了约1.5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标签
估算法 凑整法 增量分析法
90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6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为全国首位
B. 2006年广东省生产总值增速位列全国第二
C. 2005年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55.35亿元
D. 2005年山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178.71亿元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从文中第二段第一句话,可以看出,2006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位列第二位,所以A选项错误;从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知,2006年广东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居中间,所以B选项错误;2005年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16.89÷(1+16.7%)≈8000÷1.15≈(8000×4)÷(1.5×4)≈32000÷4.6≈69600亿元,所以C选项正确;文中的最后一段可以得知,2006年山东房地产开发投资1178.71亿元,增长21.0%,所以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注释:本题ABD选项都比较好排除,建议在做综合判断题时,遇到有复杂计算的选项,可以先看看别的选项,不要按照选项的顺序一一做判断,用排除法有时候会加快做题速度。
标签
估算法 时间型陷阱
根据下表完成以下各题。

91
(单选题)
下列年份中,财政拨款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 2002年
B. 2004年
C. 2005年
D. 2008年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比较大小型
解析
财政拨款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002年=(17.3-14.6)÷14.6=2.7÷14.6;①2004年=(19.5-16.1)÷16.1=3.4÷16.1;②2005年=(27.2-19.5)÷19.5=7.7÷19.5;③2008年=(92.6-92.0)÷92.0=0.6÷92.0;④所以2008年增长幅度最小(分母最大,分子最小),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①②③式的结果量级相当,依次直除可得其首位数字分别为1、2、3,所以增长幅度最大的为2005年,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增长率 直除法
92
(单选题)
若按照2005年的增长率来计算,2009年的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约是( )。
A. 675亿美元
B. 765亿美元
C. 640亿美元
D. 456亿美元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5年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的增长率为(317.2-293.4)÷293.4≈300÷280-1≈7%,那么2009年的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是624.6×(1+7%)≈625×4×(1+7%)÷4≈(2500+175)÷4≈625+44≈669亿美元,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
增长率 估算法 凑整法
93
(单选题)
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最多的一年比最小的一年多出( )。
A. 152%
B. 225%
C. 252%
D. 352%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由条形图可看出,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最多的一年是2007年,最少的一年是2002年,2007年比2002年多出(689.2+92.0-204.8-17.3)÷(204.8+17.3)≈(689+92-205-17)÷(205+17)≈559÷222≈250%,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增长率 估算法
94
(单选题)
2001-2008年,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平均每年约增加( )亿美元。
A. 52.1
B. 59.5
C. 72.9
D. 416.8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从条形图可知:2001-2008年,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平均每年增加(624.6-207.8)÷7≈(625-207)÷7≈418÷7≈59.7亿美元,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增长量 时间型陷阱
95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八年来,财政拨款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逐年上升
B. 与2003年相比,2007年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比重增加了
C. 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增长幅度从2001-2007年一直高于财政拨款的增长幅度
D. 2004年财政拨款用于地质勘查投资比2002年增长了约12.7%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由条形图可以看出,2003年财政拨款用于地质勘查投资比2002年少,A错误;2007年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比重为689.2÷(689.2+92.0)≈700÷(700+80)=700÷780,2003年为243.7÷(243.7+16.1)≈250÷(250+10)=250÷260=750÷780﹥700÷780,所以与2003年相比,2007年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比重减少了,所以B错误;由表格可以看出2002年社会投资比2001年减少了,但财政拨款增加了,所以C错误;2004年财政拨款用于地质勘查投资比2002年增长了(19.5-17.3)÷17.3≈2÷17≈12%,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增长率 比重 估算法 化同法
根据下列图表,完成以下各题。


96
(单选题)
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对美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
A. 2523亿美元
B. 3337亿美元
C. 3021亿美元
D. 814亿美元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对美国的货物出口总额为2523÷(1+8.4%);进口总额为814÷(1+17.4%),则进出口总额为2523÷(1+8.4%)+814÷(1+17.4%)≈2500÷1.1+820÷1.2>(2500+820)÷1.2≈2800亿美元,所得的数字接近于2800同时是大于2800的,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估算法 放缩法 时间型陷阱
97
(单选题)
2008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最大的国家(地区)是( )。
A. 欧盟
B. 美国
C. 韩国
D. 中国台湾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比较大小型
解析
由表格可看出我国大陆地区对欧盟、美国都是贸易顺差,因此我们只需比较对韩国和中国台湾的贸易逆差额的大小,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为1122-740(亿美元),对中国台湾为1033-259(亿美元),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为300多亿美元,对中国台湾的贸易逆差为700多亿美元,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首数法
98
(单选题)
2007年对东盟的进口额占当年进口额的比重约是( )。
A. 7.7%
B. 11.3%
C. 23%
D. 34%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标签
比重 估算法
99
(单选题)
与2004年相比,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幅度约为( )。
A. 121.9%
B. 21.9%
C. 221.9%
D. 45%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标签
增长率 估算法
100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与上年相比,我国大陆地区对外进出口总额的增加额在2007年达到最大
B. 与上年相比,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都超过10%
C. 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出口额总共约为11305亿美元
D. 2004-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A项:快速计算2004—2008各年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1545、14220、17605、21746、25616,所以从2005—2008我国大陆地区对外进出口总额的增加额分别为2675、3385、4141、3870,所以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对外进出口总额的增加额达到最大,A正确;
B项:由表格数据得出,与上年相比,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中国香港的货物进、出口额增长率都没有超过10%,可知对其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不超过10%,故B错误;
C项: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出口额总共2929+2523+1907+1161+1141+740+330+315+259=(2929+1161)+(2523+1907)+(1141+259)+740+330+315=4090+4430+1400+740+330+315=11305亿美元,C正确;
D项:由条形图可看出,2004—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呈现出上升趋势,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