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申论必备:采用要点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3-08-16 11:30:45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申论必备:采用要点是关键

  虽然申论试题均为主观题,但是除了最后一道文章写作题之外,其他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提出对策四大类题型,一般都根据阅卷领导小组制定的标准答案按点给分。这个点,就是采分点。

  采分点是申论获得高分的关键所在,抓好采分点才能使作答全面,条理清晰,如此分数自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的考生考卷上洋洋洒洒铺了很多文字,却不能够很准确地抓住重点所在,忙到最后,即使写得再多也是一样徒劳无功。下面,教育就将给考生讲解一下采分点,让考生的作答字字珠玑,一字千金。

  (一)采分点的个数

  一般而言,采分点的个数不会少于5个。以2011年国家公务员省级申论考试第一大题第一小题为例,题目要求“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分值为10分,此题采分点有6个,每个采分点的分值从1分到3分不等。

  由此可见,申论的采分点都是非常多的,而且是按照分值来安排采分点的。一般而言,10分的题目采分点在5个左右,15分以上的题目采分点一般在5~10个左右,但也不排除个别题目有10个以上采分点。大多数考生申论分数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面几道题回答不够全面,采分点不全或者基本没有采分点。

  因此,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有踩点意识,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多写要点,宁多勿缺。

  (二)采分点的要求

  采分点有两大要求:一是采分点要来源于材料,二是采分点要言简意赅。

  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申论研究发现,采分点都是有关键词的,其中的大多数都是题目中已经给出的关键词或字眼,或者只需要稍加整理即可。这与“到材料中找答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采分点基本上直接来自于给定材料,即使不能直接从给定材料中得出,也能通过理解和分析给定材料,间接得出答案的采分点。

  采分点的个数一般不会少于5个,而申论前面几道题作答字数大多在200~400字左右,每个采分点的字数大约在15~40个字左右。用15~40个字表达一个要点或一层意思,这就要求考生的采分点一定要言简意赅,尽量用几个关键词将采分点表达出来,不能出现过多描述性或数字性的词语,也不能照搬材料大段原文,以节省篇幅书写其他采分点,避免因字数受限而导致遗漏采分点的情况。

  住房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不容小觑的重大民生问题。保障房由各级政府负责建设、管理,保障房的诚信关乎政府的诚信,保障房的质量事关执政的质量。

  近年来,住房建设行业的诚信已广为社会诟病。造成不诚信现象的原因,固然有房地产和建筑行业腐败、社会风气恶化方面的因素,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建筑规范、现场检查、竣工验收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到位,甚至少数官员参与到利益环节当中,也是住房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对于地方政府负责的保障房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在纠正工程质量的同时,对有关官员实施强力问责,实在是别无他途的必然选择。

  地方政府为何对自己负责的保障房建设如此粗枝大叶?有人认为地方政府担心保障房建设过多冲击商品房价格和地方土地财政收入,有意拉大保障房与商品房的质量差距。这个问题如果存在,必须严格肃清。从一定程度上说,保障房质量与商品房质量上的差别,可以看出地方政府与公众底层在心理上的距离。有人认为保障房历史欠账太多,导致今年建设任务过大,许多工程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工程质量自然不能保证。如果这个问题存在,可由地方政府拿出更多的人力、时间和精力加以解决。有人认为关键在于“为谁建设”的问题,要避免为低收入群体建设的保障房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能不能引入未来居住的公民群体作为第三方,参与监督甚至管理保障房的建设?在制度缺失、责任不明、有过不罚的情况下,企业的基本诚信体系不可能建立起来,诚信之于保证保障房质量,无异于空中楼阁。

  保障房的质量如何保证?首先应明确保障房的建设规范、位置、户型、配套,与商品房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不能给地方带来财政收入而受到歧视。保障房的宜居性,应成为评价保障房质量和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其次,应强化政府对房地产开发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责任,引入社会力量强化监督,加大违规曝光度,对出现不合格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人员实施罚没收入、降级和吊销执业资格等处罚措施。对政府监督不力甚至官商勾结的相关机构责任人,通过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给予严厉处罚。第三,建立保障房地方党政一把手责任制。保障房建设数量与地方党政一把手考核直接挂钩,不完成者降职;保障房质量由地方党政一把手终身负责,出现质量问题的,无论是否离任、提升均应承担完全责任。第四,地方政府应摆脱依赖开发商建房的单一模式,探索将保障房建设交给由住房需求者组建的住房协会等公益组织或合作组织,通过创新自建家园的机制保证保障房质量。

  当代农村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

  面对“家乡衰落”现象,“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日前,立人乡村图书馆发起者李英强在媒体上这样发问。4年前,这位北大经济学硕士放弃优越的大城市生活,与妻子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为家乡人开办了一个图书馆。

  公益图书馆的乡村之旅,绝非“诗意的栖居”。对许多人来说,“回不去的故乡”,还因为曾经恬静的文化图景,正在被麻将声、黑网吧、六合彩和算命打卦的喧嚣击碎。当代农村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乡村人均藏书只有0.1册。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对于广袤农村、9亿农民来说,能够解知识饥渴、精神匮乏的“文化天堂”,无疑更加急需。当电影放映队在穷乡僻壤受到贵宾般的欢迎,当村民像当年接亮电灯时一样欢呼广播电视“村村通”入户,当数以十万家的“农家书屋”被农民誉为“富了脑袋富口袋”的惠民工程,你能感受到文化之雨滋润农民心灵所带来的欣喜,更能感到像土地一样巨大深厚的文化需求正在苏醒。

  和许多人一样,李英强和他的伙伴们也曾为家乡文化衰落而嗟叹焦虑。然而,与许多人不同,除了面向现实的惊叹号,他们还发出了面对自身的问号:我能做点什么,我能带来什么?

  “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这是立人图书馆的行动逻辑。4年来,从孤军奋战到数十人的团队,从“中学经济学”到“立人大学”,从第一座图书馆到分布于9个省市的10余座图书馆,从乏人问津到办理有效借书证2000余个、覆盖数万人,李英强们所憧憬的乡村教育“乌托邦”正在现实中日益清晰。普通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孩子们专心阅读时嘴角浮起的微笑给了最好诠释。

  与立人图书馆类似,乡村大地上也生长着“耕读书屋”、“家庭图书室”等一大批公益图书馆;与李英强团队一样,广大农村坚守着为孩子们奉献青春的乡村教师、为乡亲们送文化的大学生村官、为一所学校带来生机的支教志愿者,他们都有着“三年之病,须求七年之艾”的耐心,有着“不是天边一朵云,而是落在地上的雨水”的扎实心态。

  相对于政府部门推动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大手笔”,民间的努力或许波澜不惊,但却同样为农村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无尽滋养。更为重要的是,乡村公益图书馆矢志“去国民阅读最薄弱的地方建设”、“让灵魂里本有的种子发芽”,在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这样的理念和行动已经超出了公益范畴,彰显了公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从而激活那些沉睡的社会资本,唤起那些社会力量,一起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或许,当有人感慨“一种向下的力量开始登场,从而抑制住了原本随着时代而高涨的向上的力量”,我们不妨先扪心自问,我究竟为“向上的力量”做过什么,做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