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申论必备:严格安全生产 安全发展必须创新安全管理

发布时间:2013-08-16 14:06:35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申论必备:严格安全生产 安全发展必须创新安全管理

  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创新管理是促进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

  安全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创新安全管理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也是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既要立足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因此,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就成为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完善考评体系,推动建立安全生产预防机制。传统的安全管理基本上是事后管理,这种模式不能体现“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创新安全管理,要变事后处理型为问题发现型管理模式,运用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超前预防上,为生产发展与生命安全建立坚实的屏障。

  开展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将安全生产责任从法定代表人开始,逐一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使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去干,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主管理和规范管理水平。

  创新预警机制,提高事故的超前防范能力。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和预测方法建立监控预警体系,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预警,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和监管水平。通过建立区域生产安全宏观风险预警系统,可以为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安全生产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政府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施超前防范,为安全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提升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监管历来是重要环节。管理好这些流动的危险源涉及面广、难度大,传统的方法难以适应。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创新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提供了手段,要通过建立危化品道路运输省际联运机制,提高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安全管理的内涵与目标

  创新安全管理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应主要体现“三个发展”:管理阶段的发展,要从安全生产的事后管理逐步向事前管理发展;管理对象的发展,要从安全生产的事故管理逐渐向安全生产的隐患管理发展;管理手段的发展,要从安全生产的结果管理逐渐向安全生产的预警管理发展。

  可以说,这“三个发展”概括了安全管理创新的基本特征。一是时代性。安全管理的创新必然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内容与手段。二是预防性。安全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和方法,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三是主动性。安全管理的创新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企业将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转变为现代的内激型安全目标管理。四是动态性。安全管理的创新就是要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深入研究我国安全生产的规律与发展走势,努力实现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五是社会性。要利用社会各种资源,为安全生产服务,创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的环境与氛围。同时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综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坚持安全管理创新,才能够真正实现:从被动防范向基础管理转变;从专项整治向规范管理转变;从事后查处向预警预防转变;从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从控制伤亡向职业健康转变。

  三、创新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企业安全生产预警。及时排查治理隐患是实现安全生产由事故管理向隐患管理的重大转变。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浙江省宁波市、广东省珠海市等地区,大力推动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有力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的自主管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预警,对企业定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安全投入、隐患治理等因素,建立模型,预测企业安全生产的趋势,做到安全生产心中有数,超前防范。

  完善安全监管考评体系,建立区域安全生产宏观预警。建立区域安全生产宏观预警,不仅完善了安全监管考评体系,而且可以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目前,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建立模型,已在上海、重庆、宁波进行了试点应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建立区域生产安全宏观预警模型,分别计算出预警指数,将工矿商贸预警指数与道路交通预警指数加权计算并进行修正,得到综合预警指数。此举对于政府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完善基本规范,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新成果,实现了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方法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措施、企业具体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既需要加快相关评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完善,也需要加强组织发动、广泛实施,更需要结合各行业实际,抓好监督检查,促进整改达标,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危险化学品区域联控监管机制。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目的是提升区域内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可控度。按照“源头严管、动态监控、区域联动、协同救援、信息共享”的工作思路,在国务院安委办的组织下,安全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相互支持配合,推动、指导了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联控机制的建立完善,为提升监管水平,防范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保险对安全生产的救助作用,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我国高危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安全管理的一项创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强调各方主动参与事故预防,积极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运用保险的费率浮动机制,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与保险的良性互动。目前,安全监管总局和保监会根据各地开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实践,由地方政府具体组织实施,普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创新安全管理来源于安全生产实践,作用于安全生产实践,也需要在安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安全生产实践共同推动安全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中的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强安全生产动力,最大限度地为社会管理创新增添活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自媒体”时代,记者的职业精神、自律意识、专业水准和公信力更加弥足珍贵

  11月8日是记者节,这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但是,没有记者在这一天放假,这是一个工作的节日。

  工作着,并不只有美丽。在中国,“记者”寄托了人们沉重的期望与梦想,也意味着难以言喻的压力与挑战。有时,当记者心情很复杂很无奈——你对很多悲剧常常无能为力,你可能眼睁睁看着灾民被洪水卷走、看着汶川大地震中孩子们惊恐的眼神、看着诗意的黄河在渐渐枯干和肮脏……当然,更多时候,当记者是一种幸福。因为你在参与并记录历史进程,走进许多美丽的心灵,让更多微弱的呼声变得嘹亮,让每天变动不居的新闻砥砺着你的思想,更有机会见人所未见,闻人所未闻——身为记者,仿佛能比别人多活几回。

  现在,职业记者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自媒体”时代来临,人人都可以快捷传播消息,记者的职业精神、自律意识、专业水准和公信力便更加弥足珍贵。在全民微博的时代,在声音多元、舆情复杂的今天,更要捍卫记者的职业操守,更要有“关键时刻我在现场”的精神,以扎根基层、报道事实、还原真相为己任。

  然而,网络时代,一些记者选择了“轻松”捷径:抄网文、收复印件、拿统发稿,不去现场不下基层,远避高风险地区。这是新闻行业流行的浮躁病。而眼下正在进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是对此的有力纠正。当然,仅仅是到了基层,看一眼、聊几句就走,恐怕还是未必能发现新闻、发现真相。大众日报记者陈中华,十年中,骑一辆自行车,用光了36册采访本,写下了120万字的采访笔记,踏遍100多个县市区、300多个村镇,奔波乡野,揭批过假化肥坑农,呼吁过建廉租房,甚至自己得癌症住进医院还接着报道老病友的“陪护难”……这样的人,才是大写的“记者”。

  老新闻人范敬宜说过,“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反过来想一下,愈发让人如坐针毡——离基层越远,离真相越远,离真理也越远。这样的“越远”,如果成了媒体通病,岂不令人悚然而惊?一个记者的远离真相,甚至一家媒体的失语,都还不足惧,但是,如果这份远离已成流行,则害莫大焉,那将是整个行业的痛楚。

  当然,记者的远避基层,要究诘的不独是记者个人。如果下了基层得了真相,能得到褒扬得到肯定,才是一种有力的导向,使更多的记者以下基层为荣,以追求真理为荣。如果下了基层,探骊得珠了,却得不到肯定,恐怕愿意吃力不讨好的记者,就日渐稀少了。

  对记者而言,“走转改”不是权宜之计,而应该是一种常态,是逼近真相的唯一途径,也是记者锤炼职业精神、提升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不要忘了“善待媒体”——这不仅是对记者的尊重,也是对正义和良知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