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申论范文点评:治疗“城市病”重在以人为本

发布时间:2013-08-17 08:14:42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申论范文点评:治疗“城市病”重在以人为本

  (标题的优点在于直接点明了文章中心,使阅卷人一目了然,且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城市病”的中心与背景材料结合紧密,紧扣住了城市病的主题。建议题目用词再生动些,为标题增色。)

  大中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市贫困……种种问题逐一暴露在人们眼前,它们都被冠以一个时髦的名字——“城市病”。

  (文章开头直接点出“城市病”主题,开门见山,紧扣材料。同时“被冠以一个时髦的名字——‘城市病’”一句语言较为生动,为开头增色不少。)

  就交通拥堵来说,在机动车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增加,并且逐步成为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另外,源据英国SYSTRA公司的分析数据显示,交通阻塞使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这些迹象表明,“城市病”如果不得到及时治理,不仅严重影响城市人群的健康状况,还将加大政府财政负担,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段单独提出交通拥堵问题,借这一问题引出城市病的危害,但从问题的一个方面反映出整个问题的严峻性,这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种论证方式是以偏概全的。)

  造成“城市病”的原因有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在城市建设初期,规划部门没有足够考虑到未来经济增长和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居住区域规划不科学,交通运输过集中,最终的现象是“大城市大拥堵,中型城市一般拥堵,小城市小拥堵”。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唯GDP论在近十几年才被认为是不可取的,工业数字飞快增长背后的暗疮是环境的污染,是能源的危机。

  (这一段对城市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加深了观点的论证,提高了文章的理论性。)

  一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亿万人的心愿。揭除城市伤疤,治疗城市疾病,成了政府部门发挥城市管理职能的关键所在。而“治病”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市民所想,做到以人为本,则是重中之重。

  (这一段将解决城市病的问题落到了政府责任上,满足了申论文章的政府角度的要求。同时该段提出了文章的核心观点——治疗“城市病”重在以人为本,点出了文章标题。)

  公务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只有真正“权为民所用”,出发点才是正确的,制定的政策措施才可能是切实可行的。刚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这可以说是针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居民反映的上班时间过长问题,对症下药,提出的一剂良方;还比如,目前北京市政府出台一系列的限制机动车措施,包括提高停车场收费、提高车船税等等,这些措施无不为行人出行提供顺畅,无不为减少尾气排放,清洁城市污染,还原蓝天数量起到重要作用。这类措施制定完善,操作得力,是相关部门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

  (该段以公务员工作准则开头,虽然后文仍是在论述城市病问题,但这种写作方式观点不突出,有偏离主题之嫌,因此建议将开头公务员工作准则的问题穿插在文中写,而不要作为开头。同时这一段应该对上文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或者论述如何在城市病问题上做到“权为民所用”,而不应简单罗列政府措施,这样文章前后并不连贯。)

  以人为本,不仅是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还是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城市的主体是人,健康的城市应当是适宜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合理地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需要城市的居民、社会大众主动加入,广泛参与。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要大力宣传健康城市概念,引导市民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收集群众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广大市民都参与进来,城市发展才能整体和谐,“病态”的城市才能逐步“康复”。

  (这一段概括性地提出了应对城市病的对策,但实际上这一段仅提出了一条对策,就是政府部门要宣传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进城市建设中来。这实际上并未解决文章第三段提出的问题产生的两点原因。)

  “治天下者,以人为本”——这是唐朝吴兢经典名言。是否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去解决城市化问题,是政府责任的体现,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最后一段落回到了以人为本的问题上,说明了在城市建设问题上政府责任的重要,很好地照应了题目、总结了全文。且引用名言警句,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增色不少。)

  总结:

  这篇文章从论述方式与文章结构来看,属于一篇议论文。但从整体来看这篇议论文缺乏很好的连贯性,文章结构较为松散。文章第一段直接点出了城市病问题,第二段分析了城市病的危害,第三段分析了城市病产生的原因,第四段提出了“以人为本”中心思想。文章到这里的结构和逻辑顺序还是很好的,但第五段罗列的政府措施,就与上文缺乏一定的联系了,而且第六段提出的对策较为单薄,与前文的联系也较差,使这一段完全游离于整篇文章之外。同时,文章在第四段才提出中心,这样的结构也不能使“治疗‘城市病’重在以人为本”的论点明确和突出。建议如果考生选择议论文体的话,应当在确定论点后,在首段即提出,然后整篇文章围绕首段提出的论点进行议论,议论需要有一定的理论论述和事实论据作支撑,方能使一篇议论文章观点鲜明、论述深刻,且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