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news.page--]
【内容导航】:
参考答案
(一).根据“给定材料1---9”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400字。(30分)
由国家11个部委联合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成立,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医疗体制改革,走到了一个新的关口。被认为是“低花费、高效率、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医改最新一套方案将于本年5月20日前出台。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原因是很多医院缺乏在细节上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医疗卫生服务缺乏足够的公益性质。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医改注重公益性质、加强政府责任,关键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提高效率。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面积较小,而且城乡严重不均。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医药价格屡降屡高,在今年的纠风工作中,国务院医改办将进一步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着重在强化医德医风建设、综合治理药价虚高、整治医药市场秩序三个方面下功夫。
(二).“给定资料4”提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4-6”,分析产生“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15分)
当下,老百姓陷入“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其关原因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虽投入总数有所增长,但在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却持续下降。
2.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和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公众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3.中国的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近八年来,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公众经济负担沉重;
(三).材料中说我国医疗保障存在着覆盖面小,城乡严重不均的现象,请你结合目前国际上存在的医疗保障制度,谈谈制约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求有条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300字。(15分)
制约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一)政府投入不足。(二)医疗保障的制度性缺陷。
1.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努力提高医疗保障费用在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整体上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方便群众就医。
2.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医疗需求,努力体现保障制度的公平性。
3.建立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制度,努力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针对不能由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困难群众的医疗问题,政府应设立专门的保障制度即医疗救助制度。
4.建立平民(福利)医院,以低于服务成本的价格为贫困人群提供低费用的医疗服务。
5.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的宣传,提高老百姓的自我保障意识,积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四).请以“医疗改革路在何方”为题,写一篇文章。(30分)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全文不少于800字。
医疗改革路在何方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政府就开始了医疗改革的漫长之路。但是无论是对医院逐渐放权,还是承包、院长负责制,运行机制改革以及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似乎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自1997年至2007年,国家对药品的降价次数达21次,涉及金额达400亿元,但人们在市场上很难找到“降价药”的踪影;医疗保障法规、措施屡屡出台,中国的医疗保障仍然处在一个非常底端的水平,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并没有出现减弱之势、、、、、、医疗改革走进了困境,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医疗改革的路在何方?
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辽宁省药监局原局长张树森、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郑尚金等药监高官纷纷落马无疑让老百姓拍手称快,为此,政府方面就医疗改革问题再次强调“政府主导”的立场,但是面对腐败,人们不禁要问,防治这种腐败的有效办法是什么?政府真的能够制止这些腐败现象的发生吗? 专家分析:“政府官员假使不能坚守公共服务的立场,参与到与‘寻租’者的合作中后,通过自己掌握的政策和有形资源与‘寻租’者进行交易提供方便,并会助长市场主体以交易方式与之打交道的习惯”。同样,全方位开放市场和引入竞争是否可取?专家评论:“在这种局面下不论进行怎样的修补式的改革,仍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医疗卫生的部分领域继续为公立所垄断,社会资金投入还无法涉足;二是在行政主导下,为了鼓励和刺激社会资金投入,另一部分领域因政府承认的‘合理回报’会演变为对高额利润的默许”。
面对医疗改革的严峻现实,回过头来看看医疗改革走过的道路以及国际上先进的医疗改革经验,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立足本国国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改革的道路,才是当前所需。
未来医疗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政府在医疗保障领域应该履行的职责是:充当保险者,建立普遍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充当购买者,约束医疗服务的费用上涨;充当资源配置者,建立健全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当监管者,抑制医疗服务中的市场失灵。树立“以人为本,以健康为第一”的服务理念,做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把医疗事业的公益性放在首位,在适合市场化的领域约束权力不要“与民争利”,在公共服务领域履行责任不要把它推卸给“市场”, 在加快限权问责的进程中,推进权责对应,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具有现代政治文明的公共权力-公共服务部门,同时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高度法制化的市场体制,让“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不再响起,让13亿人民都能惠及改革的成果和拥有健康的体魄!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加快医疗改革步伐和加大改革的力度,积极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保障道路,促进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规范,是中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