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预测题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empirenews.page--]

发布时间:2013-08-17 12:50:42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参考答案

  (一).依据材料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字数不得超过350字。要求深刻分析,有条理地说明。(20分)

  传销的危害之深重显而易见,然而却是屡禁不绝,难以根除,其中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传销头目对传销人员实施的是一种类似精神控制的传销理念的灌输,给传销人员进行洗脑说教,使传销人员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

  其次,传销的发展方式——秘密集会与形成的链式网络结构难以打破。这种秘密聚会形成的网络,组织庞大、严密,层层单线联系,制度健全,对外防备措施严谨,其网络结构究竟如何,外人很难知晓。

  第三,传销的链式骗财结构和传销者的骗钱欲望很难打断和消除。骗到钱的,尝到了甜头想继续骗;被骗者,想骗别人弥补损失,形成了恶性循环和互动机制。

  第四,对于打击“拉人头”传销的法律依据不明晰。对传销和变相传销的组织者以及各类参加传销的人员,没有具体规定处罚措施和法律依据。

  (二).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400左右。(30分)

  作为主力军的公安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社会氛围,才能遏制和消除这类违法犯罪活动: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公安机关必须充分运用舆论宣传手段,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工具,充分宣传我国现有的政策和查获的案件。让群众认识到财富要靠智慧和劳动去创造,教育群众,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防范。

  第二,建立各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共同预防和打击犯罪。由于传销活动涉及面广、跨地域活动,因此,公安机关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特别是同各地的工商管理部门,协同作战,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共同查处。

  (三).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传销——社会的“爱滋病”

  “传销”是个可怕的名词。如果说,现今我国发展最快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爱滋病”。那么,与之相比的现今我国发展最快的社会疾病,当之无愧的要属“传销”。它们的相通点就是“爱滋病”是一旦感染基本上是无药可救,而“传销”一旦入迷就会执迷不悟,越陷越深。

  第一,“传销”最大的危害不是行动上的,而是思想上的。浮躁的商业文化与暴富心态,给社会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了很大弊端,把人们的思想引入价值误区,制造了扭曲的社会需求和扭曲的价值观念。

  “传销组织”过分强调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对“传销”有需求的市场就是“传销”存在的合理性。实际上,有些需求,比如对毒品的需求,因为有巨大的“负外部性”,对其严令禁止,既符合基本的经济学学理,也是各国通行的做法。目前在中国,“传销”的“负外部性”远远大于其益处。

  当下的中国,它们创造的不是对产品本身的需求,绝大多数“传销公司”的产品都是低劣的,仅有象征意义。它创造的唯一需求是对于“传销公司”所鼓吹的“成功”的需求。在金字塔式的“传销”体系中,几乎没有人能接近“金字塔”尖,实现所谓的“成功”。那么,对于无数塔底的人来说,被激发起的“成功”欲求永远无法满足。一种普遍的无法满足的需求,是可怕的需求,是社会动荡之源。同时,有钱就是成功和暴富心态是“传销”的核心理念,这也正是当前人们最大的价值误区。

  第二,“传销”的更大害处是带来了商业社会的诚信危机,使商业社会中文明秩序的构建受到影响。“传销”的基本方式是“杀熟”。“传销”的独特之处是吸收下线,而这往往要在熟人中进行,其骗局导致众多的亲朋反目。

  第三,由于我国的劳动者现在存在着严重的就业压力,给“传销”吸纳人员留下了巨大的空间。绝大多数“传销”者并非恶魔,相反,他们往往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传销”的“培训师”们,正是牢牢地抓住这一点,极力渲染他们的处境和稀缺的机会,似乎“传销”是他们唯一救命的稻草和出人头地的选择。这使他们极容易陷进去,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希望抓住这个“唯一”的机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旦这种希望破灭,“弱势群体”将面临的是无法收拾的局面。“传销”把中国的“弱势群体”置身于一种极度脆弱的商业陷阱当中,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秩序上的失衡。

  第四,“传销”所传递的信息是“富”与“穷”两极对立的情绪;“传销”所强调的文化是“成功”与“失败”的两极极端;在这个商业文化体系中,人性被严重地异化了。对于这些“利益熏心”与“金钱至上”的人来说。他们只是“人肉躯壳”,“灵魂”早就被抽走了,迷失在了“金钱梦”当中。他们忘了“勤劳制富”、“勤能补拙”。这些小孩都能明白的道理。只有勤劳肯干、诚信待人,属于自己的“财富”才会源源不断的来到。

  我们有义务来摧毁“传销组织”。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良好的社会秩序与正确的“金钱观”来提示“传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