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news.page--]
【内容导航】:
参考答案
(一).阅读给定材料1-11,请就材料所反映的具体问题编写出不超过300字的摘要。(20分)
摘要:
(1)以史为鉴,科学看待奥运会举办的成败。
(2)以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例,说明商业化运作手段的重要作用以及过分商业化运作的不良影响。
(3)“节俭办奥运”,成为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指导方针。
(4)出现体育场馆闲置、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的问题是各种运动会举办城市都存在的问题。
(5)借鉴历史教训,专家提醒正确对待奥运会所带来的发展,才能避免泡沫经济的发生。
(6)对2008北京奥运后北京房价走势的两种不同态度的论争。
(7)备战奥运对首都北京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8)借鉴历史上出现的后奥运现象,国务院组织专家进行考察,采取建设性措施防范和规避奥运会后经济滑坡现象的发生。
(二).给定材料中说“历史上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既出现过‘奥运景气’,也出现过‘奥运泡沫’。一些国家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经济十分景气,但随着盛会的结束经济却出现了滑坡现象。”请你根据给定材料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北京奥运后的经济状况。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30分)
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的中国,一定会从举办奥运会中得到巨大收益。2008年奥运会不但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全方位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及整个北京的现代化水平,扩大了在全球的影响,城市景观和人文素质得到提升,市民从中得到实惠。2008年奥运会,中国将是最大的赢家。从这一意义分析,北京奥运会赢利没商量。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虽然持续超常规的现象会消失,但是中国投资将继续处于兴旺状态,中国经济肯定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现象’。
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距离工业化的完成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再加上东部沿海省份要率先实现现代化,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可以说,当前的中国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建设,到处是热气腾腾。
需要指出的是,奥运结束以后中国虽然不会出现经济的滑坡,但不等于说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道路上没有障碍。行业垄断、政府职能迟迟不能转换、收入增长缓慢、某些资源供给不足以及环境难以承受经济持续增长的压力,就是摆在持续增长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三).认真阅读材料12,请你从“后奥运经济”的角度出发,谈谈京津冀13个城市的商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布的《2006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商业发展报告》的重大意义,字数不超过200字。(15分)
京津冀13个城市的商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布的《2006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商业发展报告》的重大意义是:
(1).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商业信息交流合作进入新阶段,为京津冀都市圈各城市提供了加强合作的契机,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商业发展格局,有利于提高区域内的市场化水平。
(2).京津冀处于环渤海的中心地带,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奥运会作为京津冀都市圈所特有的机遇,对于区域内城市零售、餐饮、住宿、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提高了京津冀都市圈整体竞争力。
(四).请根据给定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50分)
中国不会出现“奥运后的滑坡”
奥运会的举办会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一些国家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经济十分景气,但随着盛会的结束经济却出现了滑坡现象,并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2008北京奥运后,中国经济是继续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还是出现“奥运后的滑坡”呢?答案是:中国不会出现“奥运后的滑坡”。
试分析在奥运会结束后出现的经济滑坡现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后续产业的支撑。奥运会本身是一种资源,利用这种资源可以创造财富。但正如一个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后面临的困境一样,如果没有后续产业的支撑是难以摆脱困境的。
第二,新的投资热点的缺失。奥运之前形成了投资高潮,这种高潮在奥运会结束后回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承办国国内是否出现新的投资热点,而且这种新投资热点足以继续带动经济增长,否则投资回落而引起萧条可能是持久性的。
第三,就业压力和形势严峻。奥运会结束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就业是增加的。奥运会结束后,除了一部分就业者会继续留下来工作外,其余大部分人将重新寻找工作,增大了就业压力。
那么,中国在奥运会结束后,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新的投资热点何在?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产业是哪些?
中国经济增长近几年一直保持8%-10%的高速,经济增长率是比较稳定的。在奥运会结束后,中国不愁没有新的投资热点
首先,投资惯性的存在。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连续巨款投资,在带动经济增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次,民营经济正在以更高的速度增长。“非公经济36条”颁布以后,民营经济继续增长,而且已成大局。再次,城乡居民的需求正在升级,民间需求开始走向多样化,国内市场正在稳步地扩大。中国目前正面临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固定资产更新将持续带动中国经济增长。最后,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距工业化的完成还有相当距离,因此投资任务还很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再加上东部沿海省份要率先实现现代化,都需要大量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样是新的投资热点,可以说,当前的中国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建设,到处热气腾腾
总之,中国不愁没有新的投资热点。在奥运会结束后,虽然特殊的、超常规的需求会消失,但后续需求会跟上。中国不会出现奥运后的经济滑坡,经济会保持可持续发展。
不会出现经济滑坡,不等于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道路上没有障碍。行业垄断、政府职能迟迟未能转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某些资源供给不足,以及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增长的压力就是摆在持续增长道路上的五个主要障碍。
要消除这些障碍,依然有赖于改革的深化,改革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保证。只有深化改革,继续推进改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才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