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news.page--]
【内容导航】:
参考答案
1.概括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全面,准确,表达简洁,字数不超过350字。(30分)
目前在我国教育公平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西部边远地区教育配套设施落后;广大农村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在师资力量方面,都与城市有着相当的差距;进程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无法获得平等的入学和受教育机会;高校教育在产业化的趋势下已经让贫困学子望尘莫及;区域间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发展不平衡造成择校风愈刮愈烈;此外,目前国家对残疾人教育制度和政策还不健全。以上种种现状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而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影响着公众心理倾向和社会安定。究其教育不公平的根源,主要在于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其次是教育资源内部分配不合理,另外某些地区和学校还存在着铺张浪费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从立法、倡导、制度和措施等各方面都着手作出了调整,力求尽快实现教育公平。
2、结合给定材料,谈谈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关键成因。要求:简要明确,字数550字左右。(30分)
我国当前出现的种种教育不公平现象,关键是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性和不均衡性造成的:
首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农村,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投入远远不够。财政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了教育产业化和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由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时间存在严重的缺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后社会的发展,教育供需的矛盾进一步凸现,资本的寻利性导致某些地方和学校以追求利润为动机办教育,造成了教育不公平现象。
其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财政教育投入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集中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的结构失衡。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造成了城乡之间教育的严重不均衡。基础教育城乡之间的不均衡终将导致高等教育城乡之间的机会不公平。我国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而全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财政收入存在重大差距,东部、中部、西部教育投入差距日益增大。教育投入的地区分级负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教育投入地区之间的不均衡随时间的递进在进一步加剧。最后,重点学校的存在是引起公民入学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因素,教育投入不均衡,导致教育质量的巨大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又引发受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3、认真阅读背景材料,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公平现状和前景,从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阐述看法和意见。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全文不少用于1000字。(40分)
参考例文
“多管齐下”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作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被公众广泛关注,是近几年的事情。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围绕教育的热点词汇都是“普及”、“跨越式发展”、“高校扩招”、“重点建设”,乃至“争创世界一流”等等。高速发展的光环不仅冲淡了改革的紧迫,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关于公平问题的现状。而今天,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清醒的认识到,没有公平的现代化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现代化,没有公平的发展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精神层面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目标,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
教育公平指的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相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公平。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加大教育的投入,这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要构建国家、省级和中心城市三级教育经费的拨款体制,并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单列,专款专用。要用立法的手段,规定教育经费必须达到占GDP4%的水平。为此城市教育附加税的征收必须到位,不足的部分由国家、省级和中心城市政府从其它经费中转拨。基础教育应由县级财政集中到省或中心城市财政,高等教育的经费仍按照国家、省级、中心城市政府分别拨款。要按照学生人均数下拨教育经费,基建经费可单列。
加强教育管理,由政府主导,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取消重点中学和重点小学,合理配备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兼顾到社会弱势群体,向贫困、落后地区作适当的政策倾斜。将有限的资金大部用于贫穷地区、用于落后山乡,花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给社会上这部分弱势群体更多、更贴近实际的关爱与帮助。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加强对弱势群体资助体系。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办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完善大学贷学金制度,即贷学金门槛不要太高,不让边远贫困地区和城市低保家庭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对于贫困学子,政府一方面要主动建立救济基金,给予救助;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成立各式各样的民间教育救济组织,让所有国民拥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用法律予以调整和规范,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
消除歧视,建立公平,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孔子云:“有教无类”。只有实现了教育公平,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局面。实现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本身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