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预测题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empirenews.page--]

发布时间:2013-08-17 13:03:22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参考答案

  1.阅读给定材料,请就材料所反应的主要问题写出不超过300字的摘要。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5分)

  最近几年评选出的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教育年年名列前茅。教育乱收费已连续六年成为中国价格举报之首。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教育,教育乱收费问题都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随着教育乱收费现象的日益泛滥,中国居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并已影响到教育公平。而国家有关部门早就开始重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教委就已着手治理;时至2003年,教育部长周济更是放出“撤职”狠话,各地教育部门也纷纷下发通知,对教育乱收费进行专项治理,但收效甚微。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已成顽疾,究其根源,除“利益驱使”外,还有政府财政对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各界监管不力、制度不完善等。2007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下决心加大力度整治教育乱收费现象。

  2、给定材料3中提到了“边际效应”,请结合给定材料,谈谈对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现象的看法。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 )

  国家有关部门在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上已经出现了“边际效应”,整治的文件出台了很多次,“校长要撤职”的话说了不止一次,但教育乱收费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其最根本的根源在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导致教育经费缺口,某些地方政府甚至默许和纵容乱收费以减轻财政压力;其次在学校内部,由于“利益驱使”造成的某些腐败现象也是教育乱收费的一大根源;最后,立法滞后、处罚不严,使学校感觉违法成本低廉,屡屡以身犯险。

  3、请从政府职能部门的角度,提出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方案和措施。要求:意见合理,具体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明;字数400字左右。(25分)

  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各中小学及高校负责人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在思想上树立观念,提高认识;

  二、从根源解决问题,完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增加财政投入。强化政府行为,切实保证对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社会捐资办学。

  三、完善制度,提高教育收费的透明度。坚持治标治本相结合、惩治和预防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教育乱收费的体系。努力推进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完善,大力推进校务公开、收费公开,增强收费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加强监管,杜绝腐败。健全督查网络,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的督查力度,认真开展专项督察、检查工作。对违规收费的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轻者批评教育,重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免职、撤职。

  五、建立预防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从宏观层面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立法,切实保证各级政府执行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加大对现行教育法律法规有关条文的贯彻落实力度。

  4、请根据给定资料所反映的教育乱收费问题,就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30分)

  参考例文

  中国绝不能按市场经济办教育

  据发改委统计报告,教育乱收费已连续六年成为中国价格举报之首。近几年评选出的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教育年年名列前茅。愈演愈烈的教育乱收费,已经成为中国公众肩上的沉重负担。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屡屡大力治理,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时至今日,“学校乱收费,校长就撤职”的豪言壮语还响彻耳畔。但是,教育乱收费问题却始终屡禁不止。

  教育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的症结从思想根源上说,与不少人对教育事业性质的模糊认识有关。教育事业属于文化领域,文化生产既具有商品性,更具有非商品性。现在,却过分强调了文化生产的商品性一面。当前社会中开始出现某些“教育产业化”的提法和观念,把市场经济机制运用于原本不能运用市场经济机制的方面,其结果使教育活动“一切向钱看”。对此,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表示,教育本来就是公共产品,中国绝对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办教育。

  教育事业涉及亿万人民的利益。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才,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必须有一个稳定的育人环境和秩序。在对学生 的收费上,不能够“随行就市”的体现出市场经营行为,加重学生和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应由政府负责,结合争取社会赞助,而不应任意提高对学生的收费标准。在这里,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和调节作用理所当然是被排斥的。

  但是目前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人忽视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仿照市场经济的模式来办学,用高收费的办法来筹集资金,其中也不乏以谋利为目的的办学者。出现了“谁出钱,谁上学”、“多出钱,上好学” 等现象,把办学、办教育商品化。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扭曲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属性,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造成了思想混乱, 并打破了教育事业的平衡发展,最终必将降低教育质量,降低人才的素质以及整个国民素质,从而背离了教育的方针。

  教育与市场经济,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系统中不同的子系统,它们既约束于共同的总目标,又有各自不同的内在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必须下决心改变办教育的思想问题,坚决不能把教育推向市场,坚决不能使教育产业化、企业化。国家财力再弱,也必须建立起中国教育投入的公共财政体制,这是各个国家通行的做法和经验。只要真正重视教育,中国教育问题在目前财政力量已经大大增强的条件下,是完全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