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预测题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empirenews.page--]

发布时间:2013-08-17 13:14:07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参考答案

  (一).根据给定资料1——8,概括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概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

  (1)生产发展。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2)生活宽裕。要求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3)乡风文明。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4)村容整洁。要求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5)管理民主。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

  (二).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9——20的主要内容。要求:有条理、有层次。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进行的相当不错,如新农村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文化、教育、卫生等也有所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仍旧非常严峻,如交通、通讯、电、水等基础设施薄弱,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农村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农村投资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是导致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不顺利的重要原因。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三).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对新农村建设问题(9——20)提出解决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

  第一,加大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教育和卫生设施、饮用水安全等工程建设,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

  第二,发扬科学,反对迷信,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第三,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社会多方筹措经费。

  第四,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的责任。

  第五,政府和农民要相互配合。一是,政府引导、用户自筹。二是政府投入、用户管理。三是政府全权负责资金。对经济不发达,水质问题严重的地区,如果用户无力承担设施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建议由政府负责所有建设和运行投资。

  4.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中,但又存在许多问题,请你就所给材料写一篇“建立完善新农村的若干建议”。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字数1200——1500字之间。

  建立完善新农村的若干建议

  新农村建设是各级政府2006年乃至今后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当前,这项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从建设项目和建设形式来看,无非是折旧建新、修桥铺路、建设活动场所之类。其实,这些建设项目和这种建设形式,就当前的农村现实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农民也是欢迎的。不过,新农村建设还只是停留在表象上,并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延伸到更深层次,切入到农村的急迫点,或者说是农民更盼望解决的问题上。像教育、文化、卫生、交通、通讯等等这些才是农民的急迫点。

  首先要加大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利条件。村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应积极参与,但难度最大的是经济问题。村级没有收入和其他来源,投入相当大,要求上级多想点办法,尽可能减轻农民负担。因此,建议全市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以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着力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建设;逐步实现农村道路与公路交通接轨,加大培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培育新型农民。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农田水利、教育和卫生设施、饮用水安全等工程建设,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扶持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长;规范完善农村教育;改善农村卫生,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其次是灵活的政策和有力度的激励措施。根据项目的特点,政府应该为经营者提供相应的优惠激励措施。例如,最低经营收入保证。为了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政府应该在一定时期内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如电厂、水厂等。或者在现金流大幅度下降时,政府给予以适当的补贴,如隧道或公路交通等。即使补贴产生财政压力,也会比政府自己办项目的财政压力低很多。

  第三,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调整专业支付机制

  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农村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予以保障。”讲话明确了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对于改变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提供了政策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加大了农村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但目前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经费仍存在不小的缺口。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政府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财政分担比例,保证教育经费按时、按量落到实处;其次,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第四,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的责任。不仅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各级政府还要把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要以农村卫生事业服务对象(农民)为基数,按农民受益的卫生服务福利项目(如: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保障等)的不同,以及各级乡镇经济承受能力在原则上的差距,对投入方式进行改革。

  第五,发扬科学,反对迷信,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科学与迷信是水火不容的。当前,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在婚丧嫁娶等方面的追求形式、讲排场、比阔气等风气也有蔓延的趋势,这些均属于不良消费,要引导农民加以克服。要在农村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让文明新风吹进干家万户。

  总而言之,“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各级地方政府,要避免搞形式主义和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农民期盼什么,钱就应投到哪里,这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也会使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变得更加“鲜活”,结果更加符合农民的意愿、更加实际。把农村和农民的真问题解决了比什么都好,这是农民常挂在嘴上的一句朴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