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时评:青少年思想要疏而不堵
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似乎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尤其是在高校。
近一段时间,全国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在西方一些国家和组织对我国进行恶意攻击之时,大家形成基本共识,共同应对来自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指责和诬蔑。与此同时,更多的青年学生理解了一个稳定、繁荣、强大的祖国的重要性。
不久前,笔者在北京一所高校召开了一次大学生网友座谈会。大学生们联系当前时事热点问题,对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谈看法、提建议。其中,希望思想政治工作要掌握方法,掌握突围的路径等意见引起共鸣。
应当善于对青年学生摆事实、讲道理。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这套体系总体来说是好的,但是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却总是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联系当前实际太少,引不起大家的兴趣。当代社会日益复杂,如何让青年学生认清主流和真相,就要善于、敢于联系热点问题,摆出事实让大家讨论,并结合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体系,讲明道理,形成共识。
引导要“疏”而不是“堵”。网络时代,地球是平的。境内外各类突发事件出现后,网络上就会有大量的消息出现,根本“封堵”不住。这个时候,要善于利用高校BBS等传播载体,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疏导,并在疏导中让大家认清真相,而不是任由小道消息满天飞。这个时候,也要允许青年学生有一定程度的情绪宣泄。毕竟,他们是青年人,一定的偏激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如果青年学生讲两句过头话就进行封杀,我们就会失去不少学生的支持,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失去了主动。
要相信青年学生能够分清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就拿最近一段时间西方一些媒体和政客对我们的抹黑和攻击来看,青年学生的看法基本都是一致的。而从网络舆情分析来看,对当前的许多社会热点,青年学生的观点与自上而下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是一致的。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要相信年轻人,形成互信、沟通的良好气氛。
笔者常常进行这样的比较,就是拿当前的社会形态和思潮与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年前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变化可以用“飞速”来形容。社会越来越进步和发展,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得上时代。要及时研究当前的青年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毕竟将来属于年轻人。
与“瞭望时评:青少年思想要疏而不堵”相关的内容推荐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