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政府应远离“公司化”思维
人民时评:政府应远离“公司化”思维
2010年01月22日 曹林
政府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做市场和公司做不到的事
继去年某省出资培训“民企二代”之后,近日某市又传出政府“出资补贴培训民企二代”的消息——设立专门学院,又有高额补贴。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面对“民企二代”成长问题,广东顺德市政府没有直接介入和补贴,而是由行业协会去做。他们说:政府出资培训没必要也做不到,政府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比如提供好公共服务,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政府职能观。一种是以经济人的思维进行公共管理,把利润最大化置于一切之上;一种是谨守权力的边界,把权力用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将公共利益置于一切之上。
出钱培训“民企二代”显然符合公司化思维,因为民企有钱,为其服务能带来更大效益。而这显然违背了“以平等提供公共产品”为己任的政府原则,“民企二代”的成长那是企业家自己的事,政府不应过度介入,政府所要提供的是每个人都能平等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市场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显然,后者才是对政府职能正确的理解。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公司,然而,许多问题是市场无法解决的,许多产品是公司无法提供的。人们需要政府,就是为了弥补市场的失灵,超越只知道追逐个人私利的公司化思维。政府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做市场和公司做不到的事。因此,公司可以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但政府却必须保障公共利益。
毋庸讳言,当下个别地方政府有着浓厚的公司化思维。这表现在,利用权力开发各种财源,大力发掘各种执法经济资源,将权力变现为利益,有的甚至像公司一样“嫌贫爱富”,不惜牺牲公平去迎合资本偏好。比如,有些地方将子女升学当作招商优惠条件,有些地方为企业家在医院设专门VIP通道,等等。
回到政府出资培训“民企二代”上来,其一,正如不愿出钱的顺德地方官员所说:如果“民企二代”需要政府培养才能接班,那第一代是怎么出来的?只有市场才能让他们成熟起来。其二,普通人后代的教育问题一点也不比企业家少,为什么不关注和补贴他们?其三,民企老板不差钱,市场不差培训机构,“民企二代”的培训问题应该是市场自身可以解决的问题,相反,既缺钱又缺学校的普通人倒需要政府的帮助,政府应致力于市场不能做的事。其四,企业家寄望二代接班,其实是一种不符合市场规律和现代企业理念的非理性期待,政府要做的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企业健康发展。
总之,为了地方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帮助民营企业培训接班人,其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其具体的做法,值得深思和商榷。政府的公司化思维,可能既损及公信力又加剧社会矛盾,有违良好的初衷。
与“人民时评:政府应远离“公司化”思维”相关的内容推荐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