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XML地图 最新文章
国考 | 北京 | 天津 | 山东 | 河北 | 湖北 | 广东 | 江苏 | 福建 | 四川
上海 | 重庆 | 山西 | 河南 | 湖南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辽宁 | 内蒙古
广西 | 浙江 | 江西 | 贵州 | 海南 | 安徽 | 新疆 | 青海 | 吉林 | 深圳 | 黑龙江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答题技巧宝典 >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 > 片段阅读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 类比推理 定义判断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行测题库 行测真题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精题精练第343期

发布时间:2017-11-30 09:09:43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精题精练第343期

  本期试题在线做题:片段阅读精题精练第343期详细解析

  1. (单选题)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强调亲子分离,但无论是历史上的走西口、闯关东之类的人口国内迁移,还是下南洋形成的人口海外迁移,都曾产生大量留守儿童。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大量外出经商,其家乡也存在大量留守儿童。而由城市化产生的留守儿童,在近代的浙北、苏北等地也早就初具规模。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呢?这不仅因为其规模日益庞大,更因为乡村社会发生嬗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育人环境。在通往现代化、城市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乡村文化衰落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 中国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B. 乡村社会的衰落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

  C. 探讨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从个体和家庭层面找原因

  D. 历史上有留守儿童却并未产生问题

  2. (单选题)创新源泉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面向历史的发掘,每一次回顾历史都可能是一次观念的清理和创新,研究和发掘新的史料,也是一次价值观的梳理,____,重新发现历史,建立当下社会观念与历史价值的承继关系,这是奠定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在前人的肩膀上瞭望未来,不是简单地忽略或者漠视历史积累,不断重复曾经的创新过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历史无法重来

  B. 与其重读历史,不如创造历史

  C.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D. 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

  3. (单选题)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为一小时,至最后15分钟时,生命方粉墨登场,在还剩下6分钟的时候,陆地上开始闪现动物的身影,而当第58分钟到来时,一切大局已定。

  上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 地球的历史很漫长

  B.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历史很长

  C. 地球上生命出现的时间很晚

  D. 地球上有了生命才大局已定

  4. (单选题)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并且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的历史考验而更为完备。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有深厚历史基础的地域文化在这时实现了历史性的融合,形成了以统一的汉文化为标志的文化共同体。这一时期我们民族对于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有光荣的历史记录。在汉代,妇女的地位,妇女的作用,妇女的权利保障,与其他若干历史时期,特别是与一些人以为可以较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宋明时代,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作者接下来很有可能介绍的是:

  A. 女权的历史变化特点

  B. 汉代女权的特点

  C. 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D. 汉代妇女的物质生活情况与精神生活地位

  5. (单选题)有关发展的早期文献几乎都认定,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无力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在普及社会医疗保险方面无所作为的理由。时至今日,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占人口大多数的非正规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一般都被排斥在保险计划之外。然而事实证明,即使是最穷的国家,也能通过对本国人口中的脆弱群体提供公共支持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社会保障形式来。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

  B.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健全

  C. 弱势群体应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的重点

  D. 贫穷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对社会保障无所作为的理由

  本期试题答案:

  1、B

  2、C

  3、C

  4、B

  5、D

  本期试题在线做题:片段阅读精题精练第343期详细解析

  图形推理题型特训题库

  图形推理综合特训高分通关题库

  相关内容链接: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精题精练第341期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精题精练第342期

  复习方法推荐图形推理高分“三步走”

Copyright (C) 2009-2014 Gwyzk.Com INC ◎ 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法律顾问:陈家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 鲁ICP备120157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