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答题技巧宝典 >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 > 片段阅读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 类比推理 定义判断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行测题库 行测真题

[!--empirenews.page--]

发布时间:2013-08-03 13:23:43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答案解析】

1.C

【解析】这段话的重点是最后一句“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会有人权问题的产生。”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人权要求的产生,故正确答案为C。

2.B

【解析】原文共两句话,通常“因此”后面表示分析结果的语句是全文的中心句。所以原文的中心是改革支农资金分配使用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故正确答案为B。

3.D

【解析】片断第一句话讲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的关系,第二句话讲它们的结构、功能,所以选D。

4.C

【解析】从题干分析,题干的前两句是说明群众对于官员的监督是可能存在误区的,由此推导出(第三句和最后一句):只有把群众评议和上级评议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评议的合理和真实性。由此可见,题干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怎样才能对官员形成有效的监督,故选C。A和B都只表达了前两句话的意思,不能选,D所表达的意思脱离了“对官员进行监督”这个主题,也不能选。

5.B

【解析】原文前三句指出战后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流向发生了变化。后两句说明因为这种变化,发展密集型产品不会成为我国的优势。所以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最能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故正确答案为B。

6.C

【解析】通过阅读可知技术商品是怎样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并且说明是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结合,所以选择C项。

7.C

【解析】这段话第一句说明现代科技成果树立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第二句说明现代科技成果树立了新的经济观念,第三句说明现代科技成果使人们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三句话构成并列结构,C项概括了这三句话的意思。A、B项原文虽有提及,但不足以概括全部内容。D项原文没有提及,故正确答案为C。

8.D

【解析】原文第一句总述社会主义国家要通过确定法律的形式来实现人权。后三句都是具体地说明我国是怎样通过法律来保障人权的。选项中A项是第一句的内容,B项是第三句的内容,C原文没有提及。只有D项涵盖了全文大意。

9.C

【解析】文章在肯定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的基础上,指出“由于人口众多和地形多样化的原因,土地人均占有量和已利用土地资源中耕地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数。”即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贫乏。故选C。

10.B

【解析】从“调查中老人认为家庭中小辈尊重他们的占52.3%”,可以知道不尊重老人的占47.7%,又根据“有一部分人认为一般,认为不尊重老人者也为数不少”,可以看出B项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