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答题技巧宝典 > 常识判断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 类比推理 定义判断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行测题库 行测真题

[!--empirenews.page--]

发布时间:2013-08-09 17:30:12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1.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性要求忠实地执行政策的精神实质,保证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灵活性是指在不违背政策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灵活执行政策。

  2.执行的有序性。政策执行应该保持一定的阶段性顺序和过程的连续性。这是政策执行程序的核心要求。这也是保持执行工作稳定开展的基础要素。

  3.执行的时限性。时限性是指政策执行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时间上的要求,执行的时限性克服和防止了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随意性和随机性,同时,为政策执行者提供了统一化、标准化的时间标准。

  4.执行的协调性

  政策执行是各种政策要素在空间上的分配、重组、展开和运动的过程。任何一个要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各要素的分配方式、比例、组合结构等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政策政策执行的进程。

  四、公共行政执行的影响因素

  1.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目标不准确,政策目标太高、太绝对化、太片面化,都会致使执行者不得其要领,政策实施难以平衡。政策内容不具体,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容易引起政策界限不清河导致政策随意变动。政策不配套会导致新老政策之间,宏观和微观政策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和配套,给政策执行带来困难。

  2.人的因素。执行者由于较低的文化理论及政策水平,只是对政策认识不深、把握不准,对政策的界限去分不清。对政策的宣传相互矛盾,会导致政策难以执行。同时,由于政策执行会触动政策执行者本身的既得利益,他们便会抵制政策,或者只将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加以贯彻执行,使政策执行严重偏差。

  3.体制因素。政策体制的设置、权力的分配、机制的健全、信息反馈的畅通,这些都是影响政策执行的体制因素。

  4.客体因素。政策对象越多,执行就越复杂。政策实践与政策对象之间的习惯思想、行为差距越大,执行难度就越大。政策对相对政策的认同程度越大,接受、配合政策执行的最直接因素。

  5.执行监控不力。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从上到下若是缺乏强有力的监控机构专门负责检查监督各种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时间一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风自然盛行。

相关链接: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