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06期半月评论: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半月评论  2021-11-19 15:45:57

  万众瞩目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在这部覆盖中国未来5至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优先领域和重点任务的宏伟蓝图中,科技创新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世界变局乱云飞渡之时,我们当如何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在不平凡的历史节点上走好自己的创新之路?

  无可否认,这是一个呼唤创新,更迫切需要创新的年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虽然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已大幅提升,但对标世界各国发展与竞争的横轴,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是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自主,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还比较薄弱。二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能力还不足,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还不够,同时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如何在更宽广的全球视野中,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与目标,如何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道路,如何让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形成更加完整高效的创新体系,如何培养科技顶尖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如何进一步改进科技界的作风学风,都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薪新的“时代之问”。

  谈创新,一个深刻而形象的发问就是:如何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世人皆知,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困扰中国科技发展的“卡脖子”之痛,深层次原因在于我们的基础研究还没有取得足够的高水平成果。对此.“十四五”规划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制定了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我们可以期待,基础科学的“冷板凳”成为卓越科学家才智迸发的乐土,以有力国家制度保障合理宽松环境,烙有中国印记的关键核心科技重大突破,在未来将绽出令人欣慰的花朵

  当前,我们关切的创新不是一时一地的局部创新,而是建设新型国家创新体系,这就要认识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核心。“十四五”规划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列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型举国体制的支撑下,实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统筹协调攻关的良好局面。

  谈创新,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始终在于人。当前,不少科研人员受制于压任务、定指标、求数量等一些科研评价倾向,出现了急功近利、唯论文论的不良倾向,要释放广大科研人员的潜力,就要取缔不合理的评价指标,破除不利于科研人员健康成长的“藩篱”,让他们安心、潜心、舒心研究。同时,要着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化创新创业服务及支撑体系建设,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科技自立自强,绝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闭门造车。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与世界“脱钩”绝不可能取得创新水平的真正进步。在全球科技合作中,中国的大门会开得更大,合作的步伐也会迈得更大。从吸引悦纳高水平人才,到不断深化与国际科研规范的深度衔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继续为国际科技创新协作贡献力量。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将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本文内容转载自 ,供参加申论考试的同学学习申论写作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申论》通关特训题库
模块 考点
归纳概括
解决问题
综合分析
公文写作
科技创新 的相关内容